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73章 勋戚的难题(2)

量。

五军都督府虽然是武将的最高机构,但是却没有调兵权,只有统兵权。

所以其实任礼的问题不难解决,就如吴氏所说,只要不让他掌兵,一切都好说。

然而……

朱祁钰叹了口气,道。

“一个任礼,固然好说,即便有功在身,也容易安排,只不过任礼之事,让儿子心中有些警觉。”

“勋戚的势力盘根错节,任礼已经算是和京城勋戚牵扯甚少之人,但是依旧如此疑点重重。”

“若他真的是孙氏的人,那么京中其他的实权勋戚,又有多少心怀不轨,实难知之。”

对于勋戚,朱祁钰一直感到十分头疼。

到现阶段为止,勋戚已然是武臣的主要来源,这和大明的军户制度有关。

勋戚世袭,实际上是一种高等的军户制度。

如果要动的话,牵扯太大。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在这次大战当中,敕封一些新的勋戚。

但是问题就在于,大明的爵位还是很金贵的,除了靖难之役这种特殊情况之外。

领军大胜,斩敌过万,也就是个伯爵。

想要封侯的话,恐怕得把也先或者脱脱不花给生擒了,才勉强够得上。

这次大战当中,倒是有那么几个够得上封爵的,但也是屈指可数。

像是杨洪,郭登,陶瑾这些人。

但是问题是,像杨洪,郭登,这些人都是镇守边境的一方大将,封爵之后,也不可能把他们撤回来。

其余的能够叙功的,基本上也是本就职位都不低的将领。

就像像陶瑾这样的,虽然没有爵位,但是也是承袭父职,和勋戚集团密切相关,切割不开。

要知道,勋戚的盘根错节,可不仅仅指的是有爵位的高级勋戚。

下到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世职千户这些中低阶的勋戚,同样是一张无比庞大的关系网。

而且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要么在主将帐下效力,出生入死的情谊,要么就是相互嫁娶的姻亲关系。

这可比文臣所谓的同乡同门,要牢固的多。

就拿陶瑾来说,他虽然只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但是他本就是承袭的他父亲的扬州卫指挥使世职。

他的夫人,是保定伯梁瑶的庶女,而他被调入京师之后,他的儿子陶辅又平乡伯陈怀的嫡孙女,他的庶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