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毕竟鱼龙帮的势力范围还是击中在洛阳周边儿一代,漕帮这是遍布天下,可以说有江河湖海的地方,就有漕帮的身影。
当然,看似实力雄厚,但也因此派系众多,势力纷杂...甚至一条江河,一处湖泊便是一个派系,很多地方的舵主,都是听调不听宣的。
在他们看到信阳分舵派人伏击鱼龙帮三巨头,甚至天王兼舵主的宁浒当场被击毙时,心中已经是在问候宁家的祖宗十八代。
但也没办法,这件事情说到底是他们理亏,但如果认怂也不是他们漕帮的风格,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当下也开始调兵遣将,将帮中的高手往总舵召集。
漕帮的总舵在扬州,但在洛阳也是有分舵的...这个时候已经宣告陷落了,当然...并非是鱼龙帮攻陷的,而是洛阳分舵的人知难而退,毕竟他们人在洛阳,更清楚东方不败与独孤求败的厉害,并非是他们区区一个分舵能够阻挡的,这一退自然是极大了影响了北部地区的漕运生意,让吃他们孝敬的官员们纷纷感到不满。
但信阳官场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也让他们稍稍收敛了几分气焰。
大宋皇宫之内。
苏轼、高太后以及逐渐长大的小皇帝三人坐在一处。
高太后看着处事愈发沉稳的小皇帝,心中很是满意。
小天师说的不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也只有实践才能使人进步。
小皇帝天性聪慧,就要很好的将这一段儿学习的黄金时期充分利用起来,高太后年纪大了,总不能真的等到自己死后才让小皇帝亲政吧?
现在一些不算特别重要的奏折,高太后已经派人送到小皇帝的手上,让他试着处理,虽然一些手段还略显稚嫩,但现在有自己与苏轼给他兜底,还有试错的余地...反而可以放开手脚去做。
进步也是非常可观的。
以至于高太后已经开始配合苏轼以及张秀,徐徐削弱旧党的势力,并且开始培养新的帝党。
“本宫知你不喜旧党,但有一人依旧可用。”高太后看向了小皇帝,虽然这样说,但并没有说那人的名字。
苏轼摸了摸下巴,依然明了高太后的意思,也猜出了高太后口中之人是谁。
小皇帝想了想,半疑半猜道:“皇祖母所说可是范纯仁范大人?”
高太后微微一笑,对小皇帝愈发满意,道:“正是此人。”
“尧夫乃是文正公(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