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后宫”传授给皇帝的的“帝王术”,多少会有些工于心计,虽然短时间之内会有奇效,但于长久并非是好事。
苏轼就不同了,生于世家,长于江湖,知于朝堂,悟于天下...就治国来说,张秀也对其甘拜下风,自己只是站在诸多“先辈”的肩膀上,凭借有些浅薄的见识,倒是可以当个最强王者...毕竟术业有专攻,让自己领兵打仗,张秀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不提其他...就凭陈将军的倾囊相授,就算没有诸多外挂,张秀也有自信成为一代名将。
可说到如何掌控一个国家机器的运转,还是得看苏轼这样的专业大佬...他一个人都不行,还得有帮手来帮衬。
所以苏轼这些年在江湖上也并不是只体验民生疾苦,也在积极发掘一些好苗子,一些有天赋的孤儿,便在鱼龙帮的私塾之中读书。
当然,在苏轼教他们之前,都是事先已经见过小皇帝的,小皇帝手里都有备份儿的...就等着亲政之后,这些未来的肱骨辅佐自己。
这个度苏轼掌握的非常清楚,老夫虽然是你们的老师,但首先...你们是天子门生,不是老夫的门下。
有些事情张秀不在意,但经历过许多事情,也真的想要做些事情的苏轼,便不得不未雨绸缪。
此番苏轼回京,对于新旧两党其实都不算好消息...虽然新党几乎已经不能在朝堂之上立足,但其势力依然不可小觑,虽然眼下处在潜伏阶段,日后未尝没有复起之时。
就如同旧党一般...他们此前也不是被王安石压得死死的?
苏舒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张秀自然也不会闲着...
说来也巧,在洛阳溜达了几日,明察暗访了一下周边儿的江湖帮派之后,正想要找个机会去丐帮拜访一下...后面回来的乔峰已经给鱼龙帮下了请帖,邀请帮主李怀书以及左右二使前往丐帮总舵参加丐帮一年一度的升袋大会,也叫表功大会。
大会一般都会邀请道上许多有头有脸的江湖人物作为见证,也是让江湖人知道他们丐帮有何后起之秀,丐帮既然是江湖第一大帮,这样的盛会自然少不了让这些新出头的弟子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武功...这也算是另类的“选秀”,等他们有了名声之后,再行走江湖的时候,自然就会轻松得多。
这样的扬名大会,江湖上的各大帮派都会有,否则那些年轻弟子如何出头?
江湖上北乔峰,南慕容的名声是怎么来的?
乔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