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鼎收入储物空间之中。
倒不是张秀故意显摆,作为道门天师,没有几手惊骇道众人的神仙手段,又如何算得上是得道高人,又如何服众?如何能够让小皇帝乖乖听话?
纵然高太后十分精明,可见到这般场景自然也是要被震惊到的,何况还有道家降魔之法——掌心雷,“雷”声震响,火光四溅,假山都能轰塌...更是让她对张秀天师的身份深信不疑:莫非我赵氏先祖,当真是道门高人?否则怎会有如此神仙般的人物“下凡”辅佐大宋天子?
老太傅,被高太后连夜差人送回老家去,算是告老还乡了...主要是怕这个老家伙不开眼,还要继续得罪天师,哪天儿走在路上,被雷劈死怎么办?
那群文臣们,还不是要来对她们这些孤儿寡祖的指指点点?
高太后都这般模样,更别说是小皇帝赵煦了,现在已经完全化身小迷弟...皇帝也不想当了,就想跟着小张天师修仙去。
至于高太后一开始说的——如果张秀果真有本领,就让小皇帝拜张秀为帝师的事儿,小皇帝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这些可把高太后急坏了,这不是弄巧成拙么?
但事已至此,也不是后悔的时候,高太后对着张秀连连使眼色,意思很清楚:当老师可以,可你要教出一个皇帝来...大宋缺得是一个英明的天子,可不是一个修仙的道人。
对此张秀也没办法,毕竟怀疑咱身份的主要就是你,现在贫道已经自证“清白”,锅自然是你高太后的。
......
小孩子还是很好哄的,更何况赵煦还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子,他看出了张秀在哄他,也看到了皇祖母的期盼的眼神,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耍小性子,万一小张天师觉着自己不听话,反而不教自己了怎么办?
那么最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先假意答应下来。
因此场面恢复了和谐,其乐融融。
高太后松了口气;赵煦看到高太后松了口气,自己也松了口气;而一旁的张秀,看到这一幕反而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也不知自己究竟能教出个什么货色来。
好歹是混过四个世界的诸天大佬了,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只是教个皇帝而已...这不是有嘴就行?
对于赵煦来说,首先应当传授还是《天罡童子功》,张秀手里这本天罡童子功跟曹正淳修炼的同出一源,得自大明内库,本是道门经典,但皇帝们怎么可能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