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01章 吉利的发展战略(4)

“收一收哈喇子。”

接着何平把那套人均收入跟汽车行业的理论搬了出来。

“留给我们的时间其实已经很紧迫了。暂时这两年,我们的发展重心肯定是在摩托车上。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研发汽车技术,尤其是发动机这些核心部件。

轿车这块肥肉,现在国家盯得很死,我们以后如果想直接上轿车项目,估计不太现实,目录准生证就是一个大难题。

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考虑先上微车项目。”

“微车?你是说面的?”李书福问道。

“没错,就是适合广大农村乡镇的微面。之前中央主要领导说过可以大力发展微面,因此在微面项目上面临的政策风险没那么大。

同时我们在摩托车领域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跨步到微面,难度也不会太大,对于投资要求也不太高,很容易就能够形成规模。微面使用的是6字头的客车目录,国家管理没有轿车那么严格,操作一下问题不大。”

微面这个领域确实是吉利切入汽车行业的好点子,李书福没有想到何平已经替他考虑了这么多。

“大哥,你的想法很好。可现在我们国内微面市场上品牌不少,竞争势必激烈,我就怕我们竞争不过那些老牌子。”

李书福说出他的担心,并不是在抬杠,而是预想到他们未来上微面项目可能会遭遇到的困难。

“这一点要辩证的看。微面市场虽然竞争很激烈,但这也正说明在技术上大家并未拉开差距。

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引进一些国外即将淘汰的技术。比如说铃木公司,近几年他们的微面技术在泥轰市场已经有些落后,如果我们舍得花钱的话,让他们转让微面技术不是什么难事。他们的技术肯定跟最新技术有落差,但至少跟现在国内的微面相比不落下风。

其实国内微车厂很多都是引进的泥轰的技术,尤其是铃木公司占了大头,大家都是一个师傅,微面已经十来年没有大更新换代了。

微面项目如果能够落地,至少保证我们吉利有了四个轮,也可以为将来再发展轿车项目打下一个基础。”

何平说到这里,李书福不禁佩服,看来大哥真是没少为吉利操心,想了这么多。

“大哥,你说的有道理。引进技术确实是最快的办法,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成功引进铃木这类车厂的微面技术的话,我有信心通过自主吸收,赶上国内微面的发展步伐。”

李书福的表态让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