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00章 中国首富的担当(3)

直属高校的经费合计57亿元。

也就是说在1990年,全国所有高等院校获得的经费加在一起也不过220亿元,分摊到每所院校的身上,即便是水木大学这样最顶尖的学府,经费也不会超过5亿元。

而何平与水木大学共同成立的微电子公司仅初期注资就是3亿元,他们双方都知道这是一场注定要投入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耗费几十亿、上百亿的漫长征程。

以现如今光刻机的在中国的研发水准和市场需求,接下来的短时间内,这家微电子公司都注定是一个巨大的吞金兽。

国家可以搞光刻机是因为不计成本,何平这么搞,让很多人都搞不懂,包括那些有一定学术背景或者从事相关专业的人。

“你说这个何平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怎么会选择费力不讨好的去搞什么光刻机?”

刘传志的办公室里,他正在和自己的爱徒孙红斌讨论着外面正传的火热的新闻。

孙红斌是1988年加入|联想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从普通员工变成了主任经理。

去年他被破格提拔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的经理,主管范围包括在全国各地开辟的18家分公司,是刘传志最为器重的手下,把他视作自己的勾股之臣。

“搞光刻机嘛!肯定是想抓住半导体产业的上游产业链。”孙红斌道。

“我当然知道。可光刻机一年才能卖多少台?他这样做不是本末倒置吗?”

面对刘传志的疑惑,孙红斌心中撇了撇嘴。

这人啊,真是够短视的。半导体产业是高精尖产业,西方对于我们国家一直都是技术封锁,国内在光刻机领域跟西方有一定差距,但这个差距在现在还可以追赶,等到了以后想追赶都追赶不上的时候,国家恐怕哭都没地方哭。

想到这里,孙红斌对于这位经常在领导口中说起,但素未谋面的企业家充满和好奇和好感。

前些年刘传志因为推销汉卡的关系跟何平结识,那时候他还是小刘。

后来联想集团越做越大,刘传志对待何平的态度也从仰视慢慢变成了平视。

再后来他想在香江成立贸易公司,邀请何平的环球加入,却被何平拒绝。

从那以后,刘传志心中便对何平有了看法,老子好心带你发财,你居然拒绝?真是不识抬举。

一段时间内,刘传志听到何平这个名字就不爽。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