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86章 马原来化缘(2)

的年轻人心里曾有过作家梦。

看来以后出门装逼,尤其是跟年轻人装逼,还是直接报作家名号方便一点。

给在斯坦福生活的几个年轻人牵了一次线,何平这次来旧金山的旅程也宣告结束。

简单的到90年的硅谷和斯坦福转了一圈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深入了解,未来开拓这里的任务还是要交到江永安肩上。

他这个老板已经把地方给选好,方向也定好,剩下的就靠下面人发挥了。

次日,他乘坐飞机飞回国内,到京城之后再飞到奉城,等他下飞机的时候集团的公车已经等在机场。

两天时间,他终于跨国大洋回到红旗镇的家。

出去的时候刚过完腊八,回来的时候已经腊月二十四了。

休整了一天时间之后,何平去集团处理公务,眼看着过年了,他出差半个月,办公桌压了不少文件。

他跟办公室交代,公司要成立驻阿美利加办事处,负责人暂定为林听涛,其余人选由人事部门选派,顺便再给他找一个新秘书来。

到了腊月二十八,集团开始放假,何平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假期。

隔壁作家村这两天又开始闹腾了起来,一方面是因为马上要到来的春节,一方面是因为外出几个月的马原带着部队回来了。

何平发现这货现在简直快成了弼马温,作家村就是他的花果山,只要他一回来,肯定闹腾的不得了。

马原外出几个月收获颇丰,这次带回来了两千多分钟的影像采访资料。

“我跟你说,我的中国文学梦是一个大梦,是一个有很多层面的庞大的队伍。这次我们出去几个月,你都不知道我们采访了谁。

我给你说几个人名让你开开眼,从巴金、冰心、夏衍到汪曾祺、高晓声、陆文夫、王蒙、冯骥才、谌容、郑万隆、韩少功、莫言、余华、苏童、格非、刘震云、池莉、迟子建等等120位老中青作家。

不光有作家,还有像王道乾、董衡巽、施咸荣、袁可嘉、柳鸣九、吕同六这些将世界名著介绍到中国的大翻译家们,也都被记录在我们这次采访的镜头里。

我们还采访了很多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对79年到89年这一段新时期文学的兴盛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出版社、出版家,以及为新时期文学提供了重要园地的文学刊物如人民文学、收获、当代、作家、钟山、花城等的著名编辑。

爷们儿这回牛逼大发了,我跟你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