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知县欢天喜地的上任去了。
扬州属于江淮富硕之地,但是那缑勇心里却是不舒坦,一路上闷闷不乐,身边的师爷郑宏亮问道:“大人您怎么了?”
缑勇叹口气道:“本以为调到了好地方可以大施拳脚,大捞一把,却没想到咱们这个藩台大人是个狠角色。”
郑宏亮笑道:“老爷原来是为了这个?”
缑勇道:“老爷我再干几年就告老还乡了,这可好,碰了根钉子。”
郑宏亮道:“我们这位藩台大人爱民如子,既然如此,我们只要不打老百姓的主意就是了。”
缑勇不解道:“不打老百姓的主意,我们打谁的主意?”
郑宏亮笑道:“老爷您不必忧心,船到桥头自然直。”
缑勇看着郑宏亮道:“你有办法?”
郑宏亮笑道:“老爷您看这扬州什么最多?”
缑勇不假思索的道:“商贾最多。”
郑宏亮又道:“商贾中什么最多?”
缑勇想了想,实在是想不出来,郑宏亮笑又问道:“扬州什么最出名?”
缑勇道:“当然是烟花之地最出名。”
郑宏亮无奈道:“老爷您糊涂!这扬州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行盐之地,那些盐商个个肥的流油,国库的三分之一赋税都来自这些盐商,好多朝中大员都在巴结这些人,就连皇帝身边的太监都和这些人有来往,一个盐商说话的份量相当于知府。”
缑勇心思乱撞道:“你的意思是?”
郑宏亮道:“老爷,我们只要在他们身上花点心思,不就行了?”
缑勇又道:“你刚刚说这些盐商的份量相当于五品的知府,老爷我只是个七品知县,人家能搭理咱吗?”
郑宏亮道:“这些人在地方上只手遮天,可为什么还要和朝中那些达官显贵勾结在一起?”
缑勇再糊涂此时也似乎明白了什么,郑宏亮接着道:“这些人什么都不怕,就怕树大招风,就连皇帝都靠他们养着,可哪一天皇帝要是杀鸡取卵,您说他们会也么样?”
缑勇眉头一皱道:“我又糊涂了,你说明白点。”
郑宏亮贴在缑勇的耳朵上秘语几句,缑勇终于露出恍然大悟的微笑。
孙康坐在后堂,于冰跑进来道:“大人,京城的镇抚司衙门来人了。”
孙康疑道:“镇抚司?他们来扬州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