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孟州,南下洛邑便是一片坦途。”
李筠稍作思索,山地间十万大军也难展开,不若就分兵给邱仲卿试试。
邱仲卿得了军令,领着三万大军直扑孟州而来。
孟州守将郭进很兴奋,原以为赵匡胤的诱敌之计奏效,李筠会带着大军直扑白虎峡,让他没有发挥的机会,没想到潞州兵还是来了。
自上次校场阅军之后,一直不温不火的郭进突然被提拔,让他深感皇恩浩荡。
即便来的不是李筠,只要能杀敌报效,他都愿意拼死命。
那就不须废话了,邱仲卿是来攻城的,郭进是守城的,干吧。
邱仲卿拼了命要把城攻下来,郭进拼了命不让他把城攻下来。
连续攻了几天,两边都损兵折将。
但郭进毕竟是守城,还是占优势的。
邱仲卿想用计,但郭进牢守柴宗训的旨意,你来攻,我便防,你不攻,我便严阵以待,弄得邱仲卿一点办法也没有,郁闷得很。
这个时候李筠派来信使,询问邱仲卿攻城情形。
得知邱仲卿久攻无果,李筠当即将他召了回来。
李筠有些不爽:“邱大人这是为何?明明可以全歼赵匡胤,偏偏要去攻城,致使损兵折将,又迁延不少时日。”
邱仲卿急忙辩解:“都督,连续多日攻城,并非没有收获,我观孟州城兵力不足,若能与都督合兵一处,齐攻孟州,当能一鼓破之。”
“孟州既下,通往洛邑便是一片坦途。”
“若不下呢?”李筠冷冷到:“再迁延时日,倘朝廷大军将至,我等都要葬身在太行深处。”
“可山路不通,若是赵匡胤在山中设下埋伏…”
“时至今日,”李筠打断邱仲卿:“莫非书记还未看出赵匡胤伎俩?”
“他不过是故意在此拖延时间,以便朝廷调集大军,我等不能上他的当。”
李筠本是个狂妄刚愎之人,此时他再也不耐,大喝到:“传我军令,速速进军,若赵匡胤再敢骚扰,必要追杀到底。”
接着他又淡淡到:“邱大人,你若是怕死,可回师远远跟在我大军身后。”
邱仲卿摇摇头,与亲兵说到:“传令孟州,回师与都督合军,一起直下太行。”
赵匡胤是个贴心的人,生怕李筠找不到通往白虎峡的路径,一路不停骚扰,不停往白虎峡退去。
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