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相信你此来只会对朕有利,不会不利于朕。”
“皇上料事如神,臣拜服,”翟守珣说到:“只是皇上可曾料到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即将起兵?”
柴宗训笑到:“朕岂止料到李重进会反,朕还料到他会向南唐借兵,甚至于遣使前往潞州,与李筠一起举兵。”
翟守珣惊愕的看着柴宗训:“莫非皇上早有准备?”
“你觉得呢?”柴宗训反问到。
翟守珣万分失望:“看来臣这一趟是白来了。”
所以说,没有微信,没有电话,也是有好处的。
消息不通,柴宗训就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差。
柴宗训没有顺着翟守珣的话继续讨论,只是问到:“你此来就是给朕报信?”
“但你身为幕府掌幕僚,当是李重进最为倚重之人,却为何背叛于他?”
翟守珣说到:“臣料定李重进必败,淮南百姓恐因他一己之私而生灵涂炭,所以特来报信。只是未知皇上是否肯信臣,所以才于殿上故作姿态,恳请皇上恕罪。”
果然柴宗训猜得没错,翟守珣就是因为前来报信,自恃将有功于社稷,所以才故意不行礼,且要单独面见柴宗训来试探。
恰好翟守珣在乎的这些点,柴宗训却一点也不在乎。这桥段就和三国演义上张松见曹操一样,翟守珣的一言一行,早被柴宗训看透。
“卿来报信,不仅无罪,反有功于社稷,朕岂会降罪。”正巧需要有人对付李重进,柴宗训自是挑着好话,哄住翟守珣。
翟守珣拱手到:“重进欲起兵,遣臣前往潞州联络李筠,臣这才半途折道汴梁。皇上既是早已料到,请早发大军,尽速平叛。”
“实不瞒卿,”柴宗训说到:“大军业已发往潞州,目前暂无兵力发往淮南。李重进不过因久镇淮南,多有不法,所以防朕加罪,因蓄异图。”
“朕今赐他铁劵,誓不相负,且如宋王赵匡胤那般赐他为淮南王,他可能信否?”
翟守珣对到:“臣见重进终有异志,皇上还是尽早平叛为好。”
柴宗训微微皱眉:“然此刻已兵发潞州,若无优势兵力速战速决,迁延日久恐会虚耗国力。”
“今卿特来报信,实是有大功于社稷,可否再立一功,回淮南规劝重进,令他缓发,勿使重进、李筠二凶并发,分我兵势。”
“待平叛潞州后,朕即刻调集大军淮南平叛,届时与卿一起叙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