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没牵连全家算是幸事。”
杜老夫人眼珠快瞪出来:“想不到你竟然冷血至此,亲弟弟死了却无动于衷,老身这就进宫,拼了这个一品诰命不要,也要为二郎报仇。”
“娘,”赵匡胤大呼到:“你冷静一些好不好,廷宜已经不行了,你问问他还有什么遗愿,我替他了结了,也好让他走得安生。”
杜老夫人狠狠的咬了几下嘴唇,转身伏在赵匡义身上哭到:“二郎,二郎,你还有没有什么话对为娘说的?”
要说赵匡胤有没有猜到是柴宗训派人杀了赵匡义,这还真不好说。
因为有谁能想到,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也搞暗杀。
而柴宗训想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你赵匡义不是喜欢搞暗杀下毒吗,就让你死于暗杀下毒。
这样替老董报了仇,也省得以后再出乱子,还不伤赵匡胤的面子,怎么说在正史上他也是一代雄主,以后用得着的地方还多呢。
天刚蒙蒙亮,太尉府一片哀伤之声,此时宫里来了传旨的太监。
原来是赵匡胤平灵州有功,被封为宋王。而平叛有功的慕容延钊被封齐王,韩通被封鲁王。
按照规矩,三人自然要推让一番,不过赵匡胤是真心推让,弟弟才死,哪有心思封什么王。
柴宗训听说赵匡义御街被刺杀,当即下旨汴梁府尹,限期三天破案,否则就罢官下狱。
可这案子从何查起?没办法,只能暂且委屈汴梁府尹坐上一段冤狱了。
赵匡胤不肯受赏,慕容延钊和韩通自然也不能受,不然口水能将他俩淹死。
眼见着挡住了别人的富贵,赵匡胤只得一边给赵匡义举行葬礼,一边受了王位。
赵匡义才入土,太尉府的牌匾便换成了王府,新的王府也正在选址中。
同僚们上门恭贺赵匡胤封宋王,眼神中虽有艳羡,但更多的是隔阂。
天下人都知道那批攻打皇城的人大部分是赵匡胤心腹,而心腹们个个被砍头,他却更进一步封了王。
这其中的事情,很耐人寻味。
所有的将领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赵匡胤打仗厉害,跟着他混军功可以,但如果跟着他造反,怕是被他卖了还在帮他数钱。
这个时候柴宗训忽地召赵匡胤,韩通,慕容延钊三大军头入宫:“速速于京郊校场集结军队,朕要检阅三军。”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