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二十 出城(3)

先就改变了赵德昭的命运。

至于赵匡义,他以后也没机会去高粱河开驴车了,柴宗训必杀之。

因赵匡胤的荫封,十岁的赵德昭此时为梁州防守使,也算得上是个统领。

“赵卿家勿要拘束。”柴宗训笑到:“朕与你年纪相仿,真要论起来,朕还得叫你一声哥哥呢。”

“臣不敢,”赵德昭急忙躬身:“回皇上,臣不拘谨,只是天子威仪,不容亵渎。”

柴宗训不与他纠结这些:“赵卿家可思念尊翁赵太尉?”

“回皇上,思念,又不思念。”

“哦?”

“思念,乃是人伦常情;不思念,因家父乃国之重臣,正当为国尽忠,岂能为儿女私情挂碍。”

若不是身体里是个成年人的灵魂,柴宗训这个年纪是自愧不如的。

“好,好一个思念又不思念。”柴宗训拍手到:“眼下太尉就在城外,朕与你一同接他回来可好?”

“回皇上,岂有君父出城迎接臣子的道理?臣即刻修书一封,令家父速速进城见驾。”

“不,不,”柴宗训说到:“打了胜仗的大功臣,君父应当去接。”

说罢他转头到:“老董,你准备一下,马上出城去往太尉大营。”

董遵诲不像董如诲那样,柴宗训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反问了一句:“皇上,就这么去?”

“那你要怎么去?”

“回皇上,”董遵诲说到:“若太尉欲对皇上不利…”

“父亲一生忠君爱国,怎会对皇上不利?”赵德昭打断董遵诲:“臣以项上人头担保,父亲只会忠于皇上,绝不会对皇上不利。”

柴宗训笑到:“老董,听到了吧。”

董遵诲不以为然:“黄口小儿的话,岂能尽信?”

“嗯?”柴宗训转过头来:“你是在骂朕?”

董遵诲急忙跪下:“皇上,臣不敢。”

柴宗训经常会出宫逛一逛,所以很是熟门熟路。

但现在赵匡胤兵临城下,情况特殊,于是有侍卫上报给了韩通。

韩通急忙赶往皇城,终于在御街撞上了柴宗训。

“皇上,”韩通有些焦急:“皇上欲去往赵匡胤军营?”

“有何不可?”

“皇上,赵匡胤素来包藏祸心,且臣查过,他之所以不进城,乃是随时准备作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