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十五 太想进步刘庆义(3)

赞,匡义实是承受不起,匡义亦无资格驱使列位,还请列位赶紧起身。”

高怀亮拔出宝剑架在脖子上:“二帅,若你不肯,我等也不能强逼于你,反正违抗圣旨是死,不若此刻便自尽,尚能保得妻小性命。”

众将领纷纷效仿,拔出宝剑架在脖子上。

赵匡义急忙压手:“列位勿冲动,非是匡义不愿担此重责,只因我资历尚浅,手下无一兵一卒,若是将来列位不肯听命于我,我也是无可奈何。”

高怀亮以剑击地,回头到:“列位,我等既奉二帅为盟主,当以二帅马首是瞻,将来若有违抗二帅军令者,我等当群起而攻之。”

“我等誓愿为二帅效犬马之劳,若有违抗二帅军令者,我等群起而攻之。”

“皇上,皇上,”董遵诲快步进殿,连礼节都给忘了:“皇上,大事不好,赵匡义恐怕要造反。”

董遵诲是韩通荐上来的又一个侍卫,是董如诲的堂弟,其父董宗本,曾为随州刺史。

赵匡胤年轻时投靠董宗本,虽宗本颇为器重,然因武力不如董遵诲,所以遵诲瞧他不起,致使二人多有过节。

韩通与赵匡胤不对付,荐上来的侍卫,自然也得与赵匡胤不对付。

至于赵匡义联络中级将领的事情,汴梁城的男女老少都知道,柴宗训焉能不知?

赵匡义把他不当回事,为了百姓着想,他还是把赵匡义当回事的。

“老董,”柴宗训淡淡到:“你也曾镇守一方,怎么遇事慌乱至此?”

董遵诲跪了下来:“皇上,臣慌乱中失了礼节,恳请皇上降罪。”

“起来吧。”柴宗训仍是淡淡的:“一个赵匡义而已,不至于慌乱成这样。”

董遵诲起身拱手到:“皇上,臣愿意带兵捉拿赵匡义一干人等,立功赎罪。”

柴宗训冷笑一声:“朕若是愿动干戈,岂能放任赵匡义猖狂至此?”

“既然赵匡义想造反,朕便给他添一把火。速传朕旨意,交权日近,各节镇并无动作,敕令节镇下属的副将以及幕僚皆可自荐,朕将于圣旨所定日期亲自进行遴选,遴选出来即时上任。”

石守信军中再次闹开花。

先前只有副将刘庆义和首席幕僚白令光俩人暗示要做刺史和转运使,现在遴选旨意下来,各副将和幕僚皆有希望,除了相互之间明争暗斗之外,还一天到晚不停游说石守信。

石守信烦不胜烦,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