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十四 削权(2)

是个谋定而后动的人。

越是只字未提,恐怕越是在谋划如何将赵家一网打尽。

“娘,”赵匡胤开口到:“若二弟不去请罪,咱们家的祸事恐怕要来了。”

“有何祸事?”杜老夫人淡然到:“你是殿前督检点,副都检点慕容延钊乃你儿时玩伴,慕容延钊副将高怀德与你是郎舅,汴梁防务使石守信与你是儿女亲家,二郎的岳父魏王符彦卿乃太后亲父。”

“认真算起来,二郎是皇帝的姨父,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有何祸事?”

杜老夫人说的,只是些主要将领。

经过她多年谋划,无论朝堂亦或军中,赵家有数不清的亲朋故旧。

所以如果柴宗训没重生回来,赵匡胤便可轻轻松松的黄袍加身。

“大哥,”赵匡义说到:“不如就趁此机会反了吧。”

“阿武哥那边,各将领我已经说好,他们对小皇帝削节镇非常不满。”

“区区一个韩大眼(韩通)和拍马屁的慕容延钊,根本不足为虑。”

“放肆,”赵匡胤大喝打断赵匡义:“娘,你且看看廷宜这丧心病狂的样子。”

“天子宁有种乎?”赵匡义并不服气:“兵强马壮者为之罢了。”

“如果我坐在大哥的位子,岂会让小皇帝稳坐龙床?”

“娘,”赵匡胤说到:“你看廷宜说的这是人话吗?”

杜老夫人淡淡到:“他有哪一句说错了吗?”

赵匡胤怔了一下,他忽地想起一年以前皇上在瀛洲不降罪于潘仁美时说的话。

所谓天子并无种,兵强马壮者为之,乃是唐末以来形成的风气。

而赵匡义,也正是受此风气影响。

要说赵匡胤想不想当皇帝,废话,谁不想当皇帝。

但赵匡胤心中有百姓,他只想平稳的坐上宝座,不想引得天下大乱。

而且最好的机会已经失去,现在胜算越来越低,首要的还是保命,没想到赵匡义却往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眼见着今日是不能将赵匡义带走,赵匡胤轻叹一口气:“罢了罢了,你想做什么,我再也不会管,但我也不会帮你,只希望你以家族为念,好自为之。”

离了府上,赵匡胤独自进宫,他要上奏赵匡义的野心,让皇上早做准备,免得赵匡义越走越远,苦了百姓,也害了赵家阖家三百多口。

“太尉来得正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