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五 负荆请罪(3)

“朕知道了。”

“陛下,”王溥插了一句:“陛下,老臣听闻潘仁美于瀛洲之时曾要弑君?”

“你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柴宗训反问到。

王溥并不回答,只说到:“若果如此,皇上须对潘仁美严惩不贷。”

“自唐末以来,四维不张,道德仁义沦丧,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更兼天子多为武力得之,致使武将多生骄横之气。”

“此次陛下若纵容潘仁美,将来弑君者不知又有凡几。”

王溥的几句话不可谓不慷慨,当然,如果柴宗训不知道他和赵匡胤勾结的话。

“臣附议。”范质跟着说到:“若潘仁美犯上作乱为实,皇上须得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王溥随即接话:“先前于大殿之上,潘仁美就该下狱,交有司审谳。”

俩人瞪大眼睛看着柴宗训,等待着他纳谏将潘仁美下狱。

柴宗训忽地站起来:“范师相,王史相,政务暂且交给两位卿家,朕的鸟儿今天还没喂呢。”说罢拔腿便跑。

后面太监万华跟着急追:“皇上,慢点,你慢点。”

范质和王溥相视苦笑。

虽然陈桥驿的事情有所耳闻,但赵匡胤自缚上殿,不恰巧证明他从来没有反心吗。

京中遍传点检做天子,但这事从大行皇帝在时就已传开,不过是中下级军官为博富贵而为之。

只要杀了潘仁美,就能震慑这些人的气焰。

至于赵匡胤,范质一直认为他不过就是想捞点权,这次杀个潘仁美,也算敲打敲打他。

王溥则早与赵匡胤勾结,谁做天子也少不了他的宰相之位。

出了勤政殿,柴宗训马上找来董如诲:“老董,朕要你选派几位得力干将,将潘仁美保护起来,不让他受到任何伤害,就算他自杀,朕也唯你是问。”

“遵旨。”董如诲应了一声,转身退下。

如果人人都像董如诲这样就好了,命令什么就干什么,不反驳,不质疑。

除了赵匡胤手下的中级军官,应当还有李筠,李重进这些外镇节度也在观望。

根据历史记载,柴荣死后,这俩人都有反叛之心,却被赵匡胤抢了先。

于是俩人一起反了赵匡胤。

虽然先后被镇压,但其过程也是劳民伤财,死了不少人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