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他们分开行动到不失为一种办法。
不过释远还是留下自己的师弟释空,他刚刚16岁,本就是当地人,但父母都被倭寇杀死,他自己为了报仇来到莆田少林寺出家学习武功,熟悉本地的环境,对于徐达他们打听倭寇的踪迹非常有帮助。
于是徐达就留下释空了。
在路上,林镇南问道“徐大哥,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徐达问释空道“你知道什么地方有倭寇?”
释空回道“他们刚刚抢了县城,又被俞大帅击破,短时间是不会出现的。”
徐达最问道“我们想杀倭寇,在什么地方遇到他们的几率大。”
释空回道“在这一地带黄鱼村是时候船只上岸的地方,不过他们要是用小船上岸,那只要是沿海的地方都有可能。”
徐达说道“那我们先到黄鱼村去。”
黄鱼村是一个普通的大明沿海渔村,当然因为大明海禁,他们这样的沿海小村并不富裕,甚至因为沿海,土地难以耕种反而非常贫穷,他们村唯一的特产便是小黄鱼,但大明毕竟不是现代社会,小黄鱼的价值并不是太高。
但最近这段时间平淡的黄鱼村,却因为来了3位豪客变得热闹起来。
他们在村子大手大脚的花钱,购买食物,而后更是雇佣村子壮丁修建什么烽火台,雇佣村民观察海面上的倭寇,靠着徐达的银子,黄鱼村这段时间倒是变得富裕一点。
徐和林镇南走在海边散布,他们来这个地方已经有十几天时间了,但倭寇好像被打怕了,根本没有过来,倒是其他地方时有倭寇的消息,但是离他们这里太远了,徐达他们根本赶不过去。
“徐大哥,这些村民怎么看都不靠谱,这样行吗?”林镇南看到徐达这段时间的行动问道。
徐达回道“当然可以!”
倭寇走了,徐达只能在黄鱼村,守株待兔,不过为了增加遇到倭寇的几率,徐达找黄鱼村的居民修缮了附近用来警戒海盗的烽火台,而且以小黄村尾中心,沿海十几个鱼村,徐达都建立了简陋的烽火堆,让他们在看到倭寇便点燃烽火台,这样徐达他们也可以赶过来。
而每个烽火点,徐达都雇佣了三个村民,三班倒来警戒,但他们虽然得到了徐达的钱,做事却并不认真,有空便跑会自己家族做事,晚上甚至会回家睡觉。
徐达只能开除几个不认真的村民,并且和林镇南他们轮流检查这些村民做事是否认真。村民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