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态度就变得尤为重要的。
要收服似李缙这种固执而骄傲的人,首先得将他心中的骄傲打没,比如,显摆显摆冶造局的工艺水平。
总之要让李缙明白,唯有紧跟着冶造局的脚步,他兵铸局的工艺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
“那军造署……”王甫纳闷地望着赵弘润,心说难道殿下就不要军造署了么?
而对此,赵弘润甩给他一记白眼:计划赶不上变化,若能吸收兵铸局,那还要什么军造署?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王甫会意地离开了,临走前,他好似想到了什么,回头又对赵弘润说道:“对了,殿下,垂拱殿派来一名内侍监的小公公,正在殿下的屋子里候着。”
唔?
赵弘润心中一愣,旋即点了点头:“本王知道了,你去吧。”
“是!”
王甫走远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赵弘润不禁有些纳闷。
显然,那几名内侍监的小太监多半是来代替传达垂拱殿的裁定的,可最近冶造局除了王甫上书恳请成立军造署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了呀。
抱持着诸般猜测,赵弘润来到了他办理公务的屋子,果不其然,屋内恭候着一名小太监与两名禁卫军。
“肃王殿下!”
待瞧见赵弘润领着几名宗卫走入屋内。坐在屋内椅子上恭候的那名小太监与两名禁卫军连忙站起身来,向赵弘润行礼。
“不必拘礼。”赵弘润笑着摆了摆手,问那名小太监道:“这位小公公来我冶造局,不知所为何事?”
只见那名小太监从怀中取出一份章折,恭恭敬敬地递给赵弘润。口中说道:“回禀肃王殿下,陛下有圣谕给殿下您。”
赵弘润接过了那封圣谕,一份文书似的书信,上面盖着魏天子的私印。
说实话,这种方式的私谕规格不如圣旨,但意义是一样的,毕竟是大魏国君所写。
……
赵弘润稍稍停搁了一下,当即摊开那份章折观瞧起来,可仅仅只是拿眼粗略一扫,他两道眉毛便瞬时间凝皱了起来。让那名本好奇信章折内容的小太监吓得连忙低下了头。
“殿下?”
宗卫高括察觉到了自家殿下面色不对劲,适合地做出提醒。
见此,赵弘润收起了章折,面无表情地说道:“回禀垂拱殿,就说本王知道了!”
话音刚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