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锦衣卫来人(2)

富来视察工作了?’

海玥心里奇怪。

如今广东最大的官员,是两广总督林富,提议恢复与葡萄牙人通商的就是这位,部分商贾极力赞同,但也有许多商贾和百姓不乐意,在民间颇受非议。

想来能让官吏如此紧张的,就是那位封疆大吏降临了。

刚刚入内,就见一道熟悉的身影匆匆走出,海玥唤道:“闵师爷!”

“十三郎?正巧了,我正要去寻你!”

闵子雍见到他眼睛一亮,却是将他拉到一旁的角落里,先是看看四周无人,才低声道:“京师来人了!为了安南使节团一事,锦衣卫亲至!”

“锦衣卫?”

海玥顿时明白,堂堂三司衙门,为什么会由上至下,那般畏惧了。

纵观大明一朝,锦衣卫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立了军政搜集情报机构,锦衣卫。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却又亲自下令废除锦衣卫,同时将锦衣卫专属监狱的刑具拿出,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全部烧掉,以示再也不重启锦衣卫的决心。

为何有这等转变,看看那十二年间弄出了多少大案要案,死了多少功臣要臣,就能窥得一二。

这种完全不受司法控制的机构,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国家的司法威严将会荡然无存,朱元璋固然想方设法地为集权,都不敢放纵下去,才会选择当众裁撤。

显然在这位开国皇帝的计划里,锦衣卫就是个夜壶,用完嫌臭了,一脚踢开。

然而朱元璋没想到,自己的洪武年号居然在死后延续了四年,儿子朱棣得位太正,登上大宝后,就迫切地恢复了锦衣卫的一切权力,甚至变本加厉,设置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逮捕和拷问臣子,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统统无权过问。

经过开国两代皇帝的操作,锦衣卫终于成为皇帝直辖机构,此后的东厂西厂其实就是换皮,除了受太监直系管辖,领导不一样外,真正执行的人员还是那一批。

放在后世,锦衣卫、东厂、西厂为影视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人所津津乐道,但在这个年代,锦衣卫三个字一出,别说平民老百姓了,便是官人老爷,都是闻风丧胆,半点不夸张。

‘嘉靖对于安南使节如此重视么?居然把锦衣卫派到了岭南来?’

海玥对此难免诧异。

不就是一个外藩使臣么?不至于这么重视吧?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