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5章 身份限制(2)

必然会让各郡豪强抵触朝廷。

可不处理,朝廷公卿吃什么,虎贲吃什么!

难道公卿们分成两班,单日一班,双日一班,轮流去卫范两家吃白食,借钱粮度支?

公卿们能吃多少?

虎贲呢?

虎贲的马匹吃的更多!

主簿刘政询问,王邑也没等到钟繇的回应,就咬牙说:“族其家!”

王邑压抑的精气神宣泄出来,神情也凶恶起来。

刘政也如释重负,不止是他,其他郡吏也都松一口气。

这种事情,就怕弄的不上不下,让他们难受,还后患不绝。

刘政当即拱手,进一步摸查底线:“卫范二家乃河东之望姓,门生故吏、亲族遍及各县。”

钟繇见此,开口表态:“罪在卫范两家,余者不问。”

见此,刘政又对王邑说:“明公行文用印,仆与贼曹率十余名狱卒,即可擒来卫、范父子。”

“可。”

王邑当即准备手写抓捕文书,盖上河东郡守银印后,刘政也不含糊,汇合贼曹与十几个郡兵骑马向南而去。

范氏、卫氏族裔太多,不可能尽灭。

处理这种事情,两汉中枢、地方上也有丰富经验和前例可以遵循。

政变这种事情,除了极端几个皇帝杀伐酷烈外,其他都是点到为止,并不会诛连部属、奴仆。

尤其是后汉政变,特色就是军队、部属奉令而动,只问决策者,不问执行者。

所以后汉政变时军队卖命拼杀,分出结果后也乖乖归营。

现在也是大差不差,把事情交给郡府来办,那卫氏父子近支是没活路了,可年龄小的孩子模糊身份,以旁支的身份还是能活下去的。

剥夺财富后,这些孩子以后上学都难,更别说是出头人地,为父兄复仇。

卫氏实在是太庞大了,除掉豪强这一脉,以卫氏的底蕴,未来自会再发展出豪强一脉。

卫氏的底蕴是入仕的这几支,豪强一脉只是安全、温饱的保障。

混乱的世道让卫氏豪强一脉过于膨胀,出仕的几支卫氏发展不顺,已经有压不住的迹象。

放任不管,再过一两代人,或许豪强一脉就成了卫氏嫡流,获取卫氏主导权。

可眼前河东各县卫氏的门生故吏与豪强一脉并没有多少恩情,他们是入仕各支卫氏的门生故吏。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