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十章 苦心多为安民术(二)(1)

周大户跺了跺脚,他平日里对百姓作威作福惯了,此时终究不敢一个人乱逛,也加快脚步,追向李秀。

几人跟随人流,一起来到镇上的西市场。

这里平日里是商贾聚集摆摊的地方,东侧是周遭村庄农民猎户渔夫之类的也在这里买卖货物,西侧则经常有大宗货物扑卖,因为会有几百石粮食的买卖,所以这西市场修得异常广大。

此时这片市场已经成了一大片空地,大量被烧毁的棚子,倾倒的木梁被堆在市场一角,周遭全是断壁残垣,少数没有倾倒的房屋墙壁也是黑黢黢的,似是前几日遭遇了大火,却又被控制在了西市之内。

只有李秀眼尖,借着晨光可以明显看到,无论是倒塌的墙壁上,还是烧成半截的布帐上,甚至脚下的青砖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黑红色血迹。

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李秀心中虽然也有所猜度,但是说他有如何触动那就扯淡了。

说句难听的,山东这个地方,从宋徽宗那时候就开始乱,到现在已经乱了几十年了,中间死了的人不计其数。

更遑论完颜亮篡位后,又是迁都汴梁,又是安置猛安谋克户,还集结大军征伐天下。

这些民夫钱粮田产从哪里来?还不是从普通百姓手里抠出来的!

没了田地,没了青壮,春耕秋收都没了着落,粮食自然也不会再有。这种恶景,在整个中原河北已经持续五六年了。

而如今的山东两路,已经有数以万计的人作了贼!也已经有数以万计的人成枯骨了!

与这些人间惨事相比,大伊镇上发生的事,在李秀看来,根本就算个屁。

然而当李秀看到市场最北侧那一片高台之后,却还是愕然。

这个高台大约是以前大宗扑卖的场所,有半人多高,百步长,三十余步宽。

此时台上的边沿站着几名披坚持锐的甲士,而靠内侧则是有几张桌椅,主位空着,侧位有一名中年文士正在数摞文书中翻找着什么。

而第一时间吸引李秀目光的,除了在风中招展的四面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认旗,就是在高台正中央站立的高大青年男子了。

“打了一天交道,你们都识得我刘淮刘大郎,我就不废话了。”

刘淮站在台上,借着晨光同样翻看着手中文书,扯着有些嘶哑的声音来言:“邓铜盆来了吗?邓大郎在哪里,应个声!”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