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苦心多为安民术(一)(2)

十天。

可山寨上的众人还没来得及发愁,接下来的局势更让人看不懂了。

先是第二日清晨,大伊镇中的金军火急火燎的开拔,然后在李秀犹豫是否要拖着黑眼圈下山探查一番时,金军又三三两两呼啦啦的沿着官道逃了回来。

而这些金军大多都是丢盔卸甲,狼狈不堪,他们只在大伊镇取了一些粮食财务,就继续慌忙北逃了。

很快啊,到了下午之时,大伊镇又来了一波军队,并在低矮的城楼上竖起了‘宋’字大旗。

到了夜间,终于有人上山来报信,说是宋军北伐,已经大败金军,而昨夜被金军强征的大伊镇百姓都已经放归了。

听闻此言,李秀几乎又是一夜没睡着。

怎么说呢。

这就纯粹属于普通人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时的焦虑了。

但李秀终究还是个豪杰,在纠结了一夜之后,在宋军到来的第二天清晨,还是带着几名伙伴,外加着急下山照看自家产业的周大户一起,伪装成了贩卖毛皮的山中猎户向着山下大伊镇赶去。

有人可能会疑问,大伊镇刚遭此劫,还会有小商小贩入城作买卖吗?

答案自然是有的,而且还不少。

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就是这样,抗压能力极其低下。

寻常人家日常只有几斗的存粮。打来的獐、织成的布、砍来的柴都得迅速换成吃食,否则会出大事的。

此时来大伊镇不一定是死,但如果不来,很有可能就被饿杀了。

事实上,不只是商贩,就连大伊镇周边的农田也出现了辛苦耕作的农人的身影。不少农人面容哀戚,身上还裹着孝布,家中明显是刚死了人。

但那又如何呢?死了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总得活下去。

“李三爷,咱们莫非是要去见宋军的将主?”过了低矮的城门,周大户就抖着满脸肥肉,迫不及待的来问。

李秀正在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暗中观察大门处来往的守卫,并且惊讶于他们不止没有盘剥,甚至连进门税都没有收,闻此言之后似笑非笑的反问:“周大户,难道不行吗?”

周大户闻言一愣,却是立即讪笑出言:“李三爷,俺前日夜间慌忙离家,却是家中老小都没有顾得,俺想先回家看看。也请李三爷到家中盘桓一二。”

李秀心中不屑。

周家可是一老老少少大家子,前日周大户别说老婆孩子了,连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