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才出言问道。
“再说一遍你的名字?”
“小的小的叫石七朗”高大的山东汉子畏缩成一团,伏在地上,闻言抬起头来,瞪着独眼谄媚回答。
高文富厌恶的皱了皱眉头,扶着大肚子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
他是渤海高氏出身,渤海高氏虽然在唐朝时也出过高适这种大诗人,但到了两宋,渤海高氏基本上就是个筐,所有在那片生活的姓高的都可以称自己是渤海高的嫡传子弟,具体高文富究竟是不是贵种,也只有他知道了。
可这并不耽搁高文富在年轻的时候就成了渤海族万户大挞不野麾下的谋克,灭辽灭宋时立了不小战功。
在后来更是搭上高景山的线,认了本家。
正是有了这种资历,所以他才能在金国政局频繁动荡中屹立不倒。
可年轻时再悍勇也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如今高文富年逾六旬,大腹便便,虽然脑子依旧灵光,却早已不能上阵杀敌了。
而现在统帅高文富本部谋克与州中兵马的是其子高安仁,此时正站在他身边,瞪着眼睛扶刀作金刚怒目状。
“你是哪里人?”
“小的是济南府长清县人,被周扒周通判征签,跟随张猛安南下”
石七朗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身世根底一一说出。
“济南府济南府是个好地方啊,俺以前就在济南府当差。”高文富来回踱步,来到侧桌旁,从盘子中捻起果脯放进嘴里,含糊说道:“俺记得王怀远那厮在清水县当知县,这次没有一起出征?”
石七朗愣了愣,强自笑道:“王知县七八年前就已经离任,俺走的时候是裴满知县管事。”
高文富拍了一下额头:“那是俺记错了,唉老了老了脑瓜子就是不灵光了。”
说罢,高文富又拉家常似的絮叨他在济南府任职时的故事,不时向石七朗询问证实,在说了半个时辰后,高安仁面露不耐之色时,高文富终于坐回了座位。
“这是俺孩儿安仁,你把他没在时,你对俺说的话再原原本本的说一遍。”
“是!”石七朗吞了吞口水:“七天不对八天前,七月初十夜里,俺也不知道时辰,只知道大营里面突然乱了起来,又是火又是喊杀,人哭马叫的。第二天才知道是宋军宋狗袭营”
高安仁皱眉打断:“宋狗袭营?签军营也乱了,你怎么没跑?”
他太清楚签军是怎么被征来的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