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还是弟子,都能从中受益。
“多谢师兄!”
不在意地挥一挥手,玄明没说太多话表态,他于求真观入道、观道、悟道,未来还有可能得道,自要反哺于求真观,懂得都懂,无需多言。
众道重新落座后,玄明再次取出一物,将一枚红珠交给玄阳:“此为我从赤耀山中取来的火脉,有劳师弟将其安置在浮云山中。”
抬指一道流光入玄阳眉心,玄明继续道:“此为迁脉移脉之法,可助师弟一臂之力。”
玄阳狂喜,拍着胸脯保证道:“师兄放心,此事包在贫道身上。”
轻轻颔首,玄明将收集而来的各地特色灵植种子交给玄素,又叮嘱其他道人几句,便命众道散去。
其他人起身行礼,各自告辞。
众道走后,玄明瞧着曙光初晓的东方,运转混元一气诀,搬运周天,牵引朝阳紫气,增进法力。
———
炼化能量、观天察地、翻经悟道、磨练神通、整理游历所得、运用阴阳法汲取灵果能量玄明忙中有序,有条不紊地修行,积累一点点儿增多,底蕴一点点儿加深,法力一点点儿增强。
回归浮云山后,玄明越发珍惜山中生活,修行之道当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过去一年多,他以动为主,眼下他当以静为主,闲暇之余,玄明经常端坐山巅,一边煮水品茶,一边眺望山外红尘,复盘过去一载的烟火人间,似乎要将对红尘的感悟都融入一壶沸水、一盏热茶中,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然后慢慢饮下,缓缓消化。
等将这些彻底化为己用,已是秋去冬来,当第一场雪落下,玄明身上气质越发质朴纯然,却不带丝毫烟火气,一颗道心被红尘打磨得剔透澄澈。
待在茅舍里,他挥毫泼墨,写下数行字:青山不动自如如,朝暮云霞任卷舒,纵有红尘深万丈,曾无一点到茅舍。
运笔走龙蛇,字迹龙飞凤舞,笔画流畅飘逸,笔势一气呵成,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潇洒不羁之风,弥漫一股逍遥自在的法意,令人忍不住神采飞扬,情绪欢喜清宁。
写下这首诗,玄明心情大好,朗笑出声,大步流星,走出问道院,在浮云山中观雪赏松,或雪中垂钓,或赤脚冰川
兴尽之后,心神舒阔,他重返宅院,挂上闭关牌,先在榻上睡了一觉,后盘坐于蒲团上,黄庭气加持悟性,玄明心神入玄关,循着冥冥感应来到两部道经前。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