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2 卖了(3)

是公婆推的磨呢。

裴长青略一沉吟,“根据市场经济,一般收庄稼的时候粮价低,过一阵子粮价就会回升。现在比麦收时候贵不少,卖了吧。”

想吃分家以后再买。

秋收时候吃大米,麦收时候吃面粉。

完美!

沈宁看着那大半麻袋麦子有点犯愁,“这得有小一百斤吧?”

裴长青目测一眼,“八十斤左右吧。”

他小时候干建筑队的,手上有独门绝活儿,掂量一下就知道多重。

这种麻袋总容量也是有数的,装满一般120斤左右。

不过古代的斤和现代的斤不一样,要更重一些。

甭管古代斤数还是现代斤数,这么多沈宁可背不动。

她当即决定分三次去镇上卖掉。

吴秀娥每天去柳家洼待个时辰,足够她去镇上好几个来回了。

于是三天时间,沈宁把半石麦子给卖掉了。

一共卖了275文,当然要是去买麦子就得310文半石了。

所以这年头的大粮商都富得流油,每当朝廷赈灾都得盯着他们。

至此,除了麦种家里再没有一粒多余的麦子!

而过些天家里还会收三亩半水稻,其中两亩上等水田,一季一亩地能产两石出头的稻谷。

除了交税,剩下的还是给裴端父子俩吃的。

裴二郎种地,裴大郎吃喝。

以后都别做这个美梦了!

又过了两日。

这日从下半夜开始就下小雨,淅淅沥沥的,早上天也没放晴。

明儿是裴成业的生辰。

裴家气氛低迷压抑了这些日子,吴秀娥觉得儿子生辰怎么都得热闹一下。

一早她就起来,对裴母道:“娘,明儿是成业生辰,今天得去推磨,明儿一早给他做碗长寿面,多做点,让他爹和妹妹也沾沾光。我就不用了,咱女人家的不跟男人比。”

裴母瞬间僵住,她忘记明儿是大孙子生日了!

这些天她过得很是紧张压抑又放松惬意是怎么回事?

在家里就紧张压抑,生怕俩儿媳打仗,白天去了地里又觉得很放松,只管侍弄庄稼不用管家里要不要浇菜、得不得推磨、咸菜是不是不够吃了、她是不是得纺线、还得劈麻、还得织布、还得大儿子是不是不高兴?大儿媳瞪她是啥意思?二儿媳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