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试探(3)

又摇了摇头,语气真诚说道,“相国之忠心,天地可鉴,日月所知,但机会稍纵即逝,怕是有人捷足先登,相国就悔之无极了。”

董卓审视了王允许久,终究长长舒了口气说道,“子师所言不无道理,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

王允在捧杀董卓,他不怕董卓奋进,就怕董卓沉沦,那就没机会了。

只有董卓不断作死,犯错的机会才更多,王允找到突破口,也就更加的容易,也能团结更多的势力。

之前董卓铸铜人,占卜有无帝王之命,那一次失败了,他也泄气了。

被王允这一激将,董卓又感觉自己行了,但他不知道的是,铜人占卜事件,也是王允在背后运作的。

董卓:王允,真乃我之助力。

。。。。。

刘妍:显奕,你不要有事。

192年,长安,司徒府。

从王凌那里得知,袁熙又南下许昌了,万年公主刘妍,充满了担忧。

貂蝉:殿下,又在想那人了?

刘妍:哪有?夕阳的缘故了。

。。。。。

袁熙:乱世横流,舍我其谁。

192年,袁熙南下许昌。

许昌之战,我们的二公子,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真踏马的扫兴。

输赢,本就是场豪赌,赢了,怎么解释都对,输了,怎么辩解都错。

努力这玩意儿,在命运的维度之下,还真是不值一提,无可奈何。

但不努力去求证,又丧失好多的乐趣,将潜力发挥到极致,见证那绚丽的一刻,这场人生旅途也值了。

袁熙:江山如画,豪杰如过江之鲫,小子不才,欲与群雄试比高。

。。。。。

192年,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董卓想要称帝一事,还是悄悄泄露出去了。

这也让世家豪强,以及朝中大臣们,心中强烈不满和反对,暗中逐渐向王允靠拢,希望他能匡扶汉室天下。

就在大臣们依附王允时,有一个人挺另类,那就是蔡琰的父亲蔡邕。

他对王允的所为,不支持也不反对,他对董卓的态度,却是暧昧许多了。

在这诡异的长安乱局中,蔡邕充满了深深地无力感,“王莽谦恭未篡时。”

其实在蔡邕的心中,如果董卓不打算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