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刺杀(1)

189年,洛阳,朱雀大街,醉仙楼。

袁熙记得,188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大汉也行将就木,无力回天,那一刻也是,袁家一直等待的。

有时,袁熙在想,他们袁家,还真不是东西。

。。。。。。。。。。。。。。。。。。。

188年,是董卓的高光时刻,他平定了西羌叛乱,虎步关右,威风赫赫。但因不服从调令,而被灵帝猜忌。

因此,才有了皇甫嵩为帅,不过老将军他,终究年纪大了,董卓为首的,关西豪强,崛起势不可挡。

而袁熙这边,他偷偷跑去了陈留。

目的就是,寻找猛将典韦,他找了很久。

但是,并未发现其踪迹,缘分这个东西,很神奇。

该是你的,你很容易遇到,不该是你的,你想尽办法,也难以见到,这次陈留之行,就是如此。

董卓前中期,很是奋进。而后期逐渐堕落了,行百里者半九十,善始者易,善终者难,就是如此吧。

不过,再不济,他们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我这种旁观者,历史的意淫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一年,并州也出现了黄巾,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不过,他们遇到了,猛将兄,吕布。

结果可想而知,丁原将他们,打的找不到北了。

188年,黄巾又起,攻略汝南。

汉廷派遣校尉鲍鸿,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

双方大战于葛陂,鲍鸿军败。

大将军何进,保举袁绍,再次平叛,因为,汝南是袁家的祖宅所在,影响巨大,也算是卖袁家一个人情。

袁绍到汝南后,离间、设伏、恩威并用。

三战三捷,黄巾向淮南,突围而去。

袁熙这边,居陈留期间,许褚得知谯县,有黄巾残部,于是向袁熙请辞,归家护卫乡里。

袁熙十里亭,为其壮行。礼之要义,敬之而已。

188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常刘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书灵帝,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以重其职。

刺史本是监察官,东汉以来,渐向地方行政转化,拥有一方军政大权,形同诸侯,名义上听命朝廷。

如果说,以前地方割据,是暗中进行的,非法的。

那么这次,刘焉之策,就基本默许了,地方实力派的,拥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