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7章 刘封安军心,再现昭烈之风(2)

不是第一位,受到信任和认可才是第一位。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

这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话。

刘封见面第一句话不是问董恢军务是否办妥,而是先关心董恢,这让董恢如何能不感动?

董恢接过酒囊饮了一口烈酒,感受着胃中散发的暖意,董恢语气有些哽咽:“比起将军,末将的辛苦不值一提。”

刘封将粘在董恢肩头的杂草去掉,道:“休绪过谦了。若无休绪出使江陵,我在麦城的一切部署都将是徒劳。待来日我夺回江陵,定会表休绪大功。”

董恢更是感动。

刘封又邀董恢同乘一车。

车内又为董恢准备了些热食。

待得董恢酒足饭饱后,刘封这才问起江陵诸事。

董恢脸色一肃,郑重的向刘封汇报了在江陵城的见闻。

刘封凝神静听。

一场大战至关重要的便是情报。

情报越多,获胜的概率就越大。

仔细听完董恢的汇报,刘封的语气有几分赞许:“虞仲翔倒也是个人物,君侯不在麦城的机密,料想是瞒不住了。”

董恢微微一惊:“这怎么可能?我对虞仲翔的试探一直都是小心谨慎避而不谈,虞仲翔怎么会猜到君侯不在麦城?”

刘封道:“非你之过,乃我之疏忽。吕蒙派了几个少年来麦城散布众将士家在小江陵城的消息。”

“我未能及时防备,导致消息在麦城扩散,只能将计就计,许诺军士可用‘告假’的名义去江陵城‘探亲’。”

“这去的人多了,就很难掩藏秘密,虞仲翔几番试探你,也多半是这个原因。”

董恢猛然醒悟:“是我大意了。江陵城来了不少麦城军士,虞仲翔肯定会私下盘问,当日酒宴上虞仲翔故意问我麦城兵力几何时,我不该隐瞒。”

“我越是隐瞒,反而越加重了虞仲翔的怀疑。将军,此乃我的过失,我愿认罚。”

董恢神态有些沮丧。

自诩胆大心细,却在这种细节上犯了错。

刘封没有责怪董恢,好言安抚:“休绪,我方才说了,非你之过,乃我之疏忽,你不用为此而愧疚。”

“君侯不在麦城的机密迟早都会泄露的,我不并怕被虞仲翔猜到,怕的是休绪你会因此而沮丧。”

“古人云: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