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事情翻篇(1)

“这是我老爸让人给我打的款,具体投资金额暂时就这样,我老爸说如果不够,以后还会追加。”

会议室内,朱云峰把手机里的余额亮了出来。

接近五千万的数字直接把两个镇领导看得眼睛都冒出星星,只觉得有钱人的世界看不懂。

这就直接堪比两年财政了呀。

验完资后,镇长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道朱总想投资哪方面?”

“不瞒你们说,我自己在老家也住了快两年了,这两年我考察了一下,想在咱们镇搞投资还是比较难。”

朱云峰摇摇头。

他们镇确实没什么特色,一没矿产,二也不是什么交通要道,唯一的资源就是木材多。

由于背靠雪峰山脉,山高林密,因此镇子里有好几个林业公司,镇子里的产业也多以木材加工、木制品制造、家具制造等木业相关产业为主。

镇长便连忙说道:“我们镇的林业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如果朱总投资的话,可以考虑这方面,相关手续你不用担心。”

“林业制造确实是一条,不过国内家具市场竞争激烈,所以我打算走另外一条路。”

“什么?”

“农业公司,我比较看好粮食产业以及养殖业。”

朱云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农业公司?

镇书记和镇长面面相觑。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人会在大山里搞农业。

要知道农业领域十个里有八个亏,还有两个即便有国家补贴也往往是勉强保本。

而且搞农业也基本集中在北方,比如河南、河北、山东以及东北地区。

因为这些地方有很多的平原,地利得天独厚,农业公司和种粮大户会把附近的田都租下来,进行机械化生产,减少大量成本。

在集中化生产加上国家补贴的话,在北方搞农业才有可能赚钱。

而南方地区山多林密,难以机械化作业,想集中生产的难度非常大,基本上你种一亩就亏一亩。

所以这几年来看全国各省粮食产量变化也知道。

古代粮食产量最多的就是长江流域,主要分布在太湖以及洞庭湖区域。

从宋到明清,先有“苏常熟,天下足”,然后就有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到了如今,形势早已经大变。

2022年江苏与湖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