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遇事不决问云峰(3)

主求荣的功勋后裔名单,原本是想先把他们祖上杀了,免得以后出了那等子孙败类,祸害咱们大明江山,但......”

朱元璋摇摇头道:“但云峰说这其实与他们无关,大势所趋,即便把他们祖上杀了,也还会有别人出卖我大明,因而为父在想,要不要这样做。”

说着他又目光略微茫然地道:“都是陪我打江山的弟兄们,真要下起手来,总归令人有些舍不得,何况其中还有文忠的后人。”

朱云峰那份名单里可不止是后来朱棣靖难封的,还包括很多开国功臣后代。

比如老兄弟徐达的后人徐文爵、徐允祯,外甥李文忠的后人李祖述,汤和的后人汤国祚等等。

其余人还好说,这三个里面有两个好兄弟,一个亲外甥,杀哪个都心疼。

所以朱元璋虽然拿到了这份明末投降清朝和李自成的勋贵名单,却并没有下定决心杀人,而是在反复斟酌,思考对策。

现在朱标问起,也算是让他给自己参考参考意见。

不过说是意见,其实也跟他自己舍不得真杀有很大关系。

别看后来朱元璋大开杀戒,可一部分是因为要维护朱允炆的权力,为的是稳固江山。另外一部分则是那些勋贵本就该死。

除开那些受胡惟庸和蓝玉案牵连的勋贵以外,其余的都是自己犯罪被朱元璋抓到了把柄。

比如周德兴的儿子淫乱后宫,朱亮祖贪赃枉法收受贿赂肆意殴打凌辱地方官员,胡美也是淫乱宫禁,廖永忠则是僭越龙凤违法犯罪,基本都罪有应得。

因此在不需要特意为了维护统治而大肆杀戮的时候,朱元璋还是对老部下们有几分感情。

当然。

有感情,但不多。

一旦这些老部下威胁到了大明江山,或者挡在了老朱集权的路上,即便是外甥李文忠,朱元璋也会痛下杀手。

最典型的就是胡惟庸案,朱元璋需要处理胡惟庸以及满朝很多官员来达到他中央集权的目的。

但李文忠看到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杀了很多无辜的人,心中十分不安,于是上奏折三次死谏,触怒朱元璋,导致自己差点被处死。

只是目前还没有老部下威胁到他江山的迹象,太子朱标没有死,朱允炆也不会上位,蓝玉也没有居功自傲,骄横跋扈,威胁到皇太孙的统治地位。

因而在大明才刚建立不久,政权尚未稳固的情况下,就这样毫无理由地大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