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4章 呸!什么东西!(2)

杀鸡取卵的抢法,最快,却又做不得。

也想大宋朝,整个朝廷,如今一年度支不过七八千万贯,其实不算少,却更知道,如今大宋朝,一年的军费支出,就占了朝廷度支的大半,大概在五千万贯往上。

这朝廷

怎么哪哪都透出一种不合理?

苏武一时也想不明白这些,也难得去仔细分析,便也想到了梁山,梁山这一回,虽然损失过半,但也应当得了一百几十万贯的财货。

换句话说,梁山在高唐州速抢一通,大概就是三百万贯出头的收获。

梁山肯定也要造船,也要练兵与打造军械,要做的事情与苏武其实是一样的。

但他们的情况,肯定比苏武差了几个级别,因为苏武是官军,上有制置使,下有大名府首富

所以,苏武得到一切的直接成本与隐性成本,都要远低于宋江。

兵员素质,梁山也远远比不得苏武,但兵员数量,梁山又大大超过了苏武。

此时梁山之上,定然已是一万人不止了。

苏武招兵,虽然也招得不少,新兵却也只招来了三千来号,正在加紧操练。

军队扩编,自然也有许多老兵开始加官进爵。

苏武此时麾下,才五千出头,辅兵不算。离与童贯约定的一万强军还差得远,苏武还想真养出两万满额,那更差得远。

真是头疼,养兵的钱暂时是不缺了,缺人!

这大宋朝

不是苏武没想过要到别的地方去招兵,但这件事是不能做的,朝廷有朝廷的规制,人家可以来,你不能正经去招,除非有朝廷的旨意,苏武才能越界做事。

其实人家来也来不了,这又涉及到户籍制度,虽然从真宗时代开始,户籍制度就慢慢松了许多。

但古代王朝,户籍制度就是社会安定的基石,是永远不会真正放开的。

当然,户籍制度框不住所谓江湖好汉,也框不住有点钱的人,更框不住读书阶层,但就是能框着底层百姓,底层百姓也没有那个能力远走他乡。

苏武又陷入了一种新的焦头烂额之中。

怎么能在大宋朝做到让一个地方的百姓,家家户户真的踊跃参军?

这个命题,苏武暂时有些无解。

但也有一些缓解之法,还是发文到京东两路各个州府,每个州府也派一小队人去,到处去竖起招兵,也带一些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