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才能交付更大的事。
“仙分四类,散仙,尸解仙,地仙,天仙。五境合道时就要定仙路,合天机为天仙,合地气为地仙,其余另辟蹊径之法均为尸解仙。成仙就要渡劫,天仙和尸解仙渡劫功成后即飞升天界,唯有地仙渡劫功成后留在人世。
“天仙劫若未过,只要一息尚存,便可转为散仙,散仙留在人世,需再渡散仙劫,九转功成后才可重登天仙果位,但只要一次未过,便是身死道消。
“地仙劫若未过,只要一息尚存,便可转为鬼仙,但鬼仙算不得真仙,再无重返仙路之机,所以不在四仙之列,只要寿元一到,便是身死道消。
“尸解仙劫只要未过,立即就是横死当场,无半点回旋余地。
“所以从退路上来讲,人将四仙分为四等,天仙高于地仙,高于尸解仙,高于散仙,但是从法力上来讲,四者并没有高低之分。”
程心瞻点点头,原来如此。
“天仙与尸解仙渡劫后,天门开,便可进入天界,但成仙后,天仙与尸解仙依旧可以下界,但法力会被压制,也无法久留,呆久了,身上的清气就会被地气侵蚀,轻则天人五衰,重则堕境。”
“但地仙和散仙永远无法过天门,飞升天界,但散仙还有转机,地仙则需永驻人世。
“所以从逍遥自由上看,有些人又认为天仙高于尸解仙,高于散仙,高于地仙。”
“所以无论怎么看,天仙都是最优解,这也就是为何人人都想成天仙,但在五境时合道天机又是最难的,多少人等到寿元耗尽也未能合道天机,所以这也需要抉择。
程心瞻恍然大悟。
“心瞻,你仔细想想,这一点不光是选仙路,在成仙前的每一境都有体现。要是一境走的快,那五行体悟就要差些,但要是一境走得慢,那寿元也在被损耗。要是在二境时,开窍和罡煞敷衍,那金丹品质就差,要是过于在意开窍和罡煞,那留给三境的寿元又不够。到了三境,要是金丹品质差,那前路就被堵死,无法再进一步,可要是金丹品质太好,洗丹劫越多,同样损耗的寿元就多,可能都等不到孕育道胎那一天。四境五境都是一样,所以心瞻,你走的每一步都要想清楚,必须要明确自己的方向,还要时刻盯着你绛宫里的命轮。”
程心瞻若有所悟,对纪和合行了一礼,
“多谢掌教指点。”想了想,他又问了一句,
“不知前来坐镇五府山的前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