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中旬,长安城春明门外,便都是进进出出的百姓和商贾。
进城的人流之中,一名戴着幞头的青年,正在打量周围摊贩,笑道:“狄顺,咱们离京有几年了?”
旁边一名小厮笑嘻嘻的道:“阿郎,您三年前进京赶考,这么快就忘了吗?”
幞头青年正是赴京任职的狄仁杰,他叹了口气,道:“是啊,我入仕只三年,就忽然升为代大理寺少卿,也不知是福是祸。”
狄顺笑道:“当然是福了,当官自然越大越好,我们做仆人的,见人也威风呀。”
狄仁杰横了他一眼,道:“你这小厮懂什么。”
狄顺吐了吐舌头,笑道:“阿郎,咱们现在去哪?”
狄仁杰想了想,道:“还是先去拜见一下阎公吧。”
阎立本虽不是狄仁杰的授业恩师,却曾提携过他,且狄仁杰一向敬慕阎立本为人。
阎府位于崇仁坊东街,距离春明门并不甚远。
因时辰尚早,阎立本很可能上衙去了,狄仁杰便在城中闲逛一阵,只觉数年不见,长安城人气又旺了几分。
正行在平康坊大街时,忽见迎面过来一名少年,只见他十七八岁,眉目清秀,粉面朱唇,好一个俊俏的少年郎君。
那少年骑在一白马上,人物风流,马亦神俊,身边簇拥着五六个小厮,肩头站着只五色羽毛的鹦鹉,咕咕叫个不停。
狄顺啧啧赞道:“哎,不愧是天子脚下,竟能生出这般神仙一样的小郎君。”
狄仁杰笑道:“京城权贵甚多,锦衣玉食的少年郎多的很,不足为怪。”
那少年只顾与随从笑谈,冷不防一个戴斗笠的骑马男子,从他后面超过,挨着少年而过,差点撞倒一名小厮。
“借过。”他说了两个字,便快马而去。
那被撞的小厮破口大骂,要撵过去,少年笑道:“算了,人家也赔不是了。”
狄仁杰忽然横步一拦,挡在斗笠男身前。
斗笠男急忙勒住缰绳,骂道:“不长眼睛吗?”
狄仁杰跨前一步,将他扯下马来,捏住他一只手掰开,手心竟有一块碧色暖玉。
狄仁杰朝那少年道:“小郎君,这玉佩可是你的?”
少年脸色微变,一拍腰带,玉佩果然不见,翻身下马,快步过来,接过玉佩,朝狄仁杰拱手道:“多谢郎君。”
那几个小厮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