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秦易的封君,那就从周朝的诸侯,变成玄国的藩属,可以说从身份上就直接掉了一个档次!
“玄公简直欺人太甚!”
鲁侯纵然一向没什么脾气,此刻也有些恼火,他愤怒之下,就愤怒了一下。
他还真不敢得罪秦易,万一真的没打赢,又得罪了秦易,说不准他真的会直接被处死,需知,燕侯就死在玄公秦易的手中。
鲁侯将目光投向了季恒子,“季卿认为应当如何?”
在鲁国中,权力最大的不是鲁侯,而是季恒子,领土最大的也不是鲁国,而是季恒子。
此刻鲁侯心中烦恼,又无计可施,他心中早就对季恒子这个权臣不满,恰好将所有问题都甩给他。
心中则暗道:“你不是自以为隐君吗?现在国家都快要没了,你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鲁侯的心思季恒子自然能够看出来,但此事他还真的不解决不行!
他的城邑现在基本上都在玄国和齐国联军控制之下,如果不能击败两国联军,他就会一无所有。
而且在灭国后,从来只听说过留下公室国君性命,以奉承宗庙的,从来没听说过留下权臣卿大夫性命的先例。
如果鲁国失败,他在玄国中又没有相识的人可以求情,很可能就会随着亡国而死。
“国君,这封劝降书暂且留置,我鲁国如今必须要坚守才是,只要等到宋国援军,只要能够让齐国和玄国知道我鲁国众志成城之心,他们就一定会退兵!”
鲁侯暗自撇嘴,如果只是坚守的话,那要你有何用,但面上又商议几次后,还是只有暂时坚守这条路,等到群臣离开后。
鲁侯在宫中踱步思索,他觉得不能这么坐以待毙,要做两手准备才是,投降是不能投降的,万一玄国秦易说话不算话,就全完了。
想到这里他伸手将自己的心腹招过来,附耳安排他们一些事,等着这些宫人离开,他才算是微微放下了一些心。
宋国中对于要不要帮助鲁国,实际上吵得非常强烈。
赞同救援鲁国的一派认为,一旦鲁国被齐国所吞并,那齐国因为内乱而折损的实力就会恢复,日后甚至会更强,而且没有鲁国作为牵制,宋国就要直面齐国带来的压力,双方发生战争的风险会很大且宋国处于劣势。
反对救援鲁国的一派则认为,齐国并不能吞并鲁国,楚国和晋国不会坐视鲁国覆灭,现在宋国出兵,没有丝毫的好处,反而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