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又问出了第三问。
“孤曾经听闻仲尼公向诸侯宣讲仁恕之道,却不知道仲尼公认为什么才是仁呢?”
这一问,孔子以及儒家弟子纷纷眼神亮起来,这可是儒家核心。
孔子道:“克己复礼便是仁,对君王忠、对友人礼、对父母孝,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小人呢?”
秦易肃然问道:“那些不遵从教化的小人呢?
仲尼公所讲求的仁,最终是为了使天下回到那个人人讲礼的时代,因为您看到了太多的战乱,太多的生死,太多的上下颠倒、阴阳失序。
孤听闻您认为管仲达到了仁的标准,他其实是个不知礼的人,他既然能够达到仁的标准,那仲尼公是看重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了?
那孤有一番言语,不知道仲尼公是否愿意听?”
孔子感受到玄公要真正说出心中所想了,他躬身作揖,正声道:“丘,聆听公言!”
秦易从上首站起来,他身形挺拔若青松,眉眼如同日月般尊贵,纵然谁看到都要赞叹一声,人主之相!
秦易一步步走到殿中,背手负道:“我玄国先祖黄帝,因为蚩尤祸乱九州,于是手持神剑斩杀他于逐鹿之地。
夏桀、商纣祸乱天下,商汤、武王于是联合诸侯推翻暴君的统治。
这些上古的圣王,可以说是仁者了。
但他们却不曾用言语去规劝暴君成为克己复礼的君子。
诸公认为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