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虞朝是宗族社会。朝堂上的每一名官员后面,都有一大帮亲族。
抛开亲情不谈,他们在官场上捞的钱,也大都运回了老家存放。
叛军到了地方上一祸祸,大半辈子的积累,可就直接没了。
想想自家需要承担的损失,大家突然觉得晋升李牧担任提督的影响,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刚开始文官集团一起发力,着实把永宁帝吓了一跳。紧接着文官内部陷入大乱斗,又让他看了一出好戏。
正是文官们的激烈争抢,一下子让永宁帝认识到,李牧在平叛战争中的重要性。
细数之前官军取得大胜,貌似都是在李牧指挥下完成的,妥妥的将帅之才。
想通了这一切之后,永宁帝直接打定了主意,不再变更人事任命。
皇帝也是要面子的,岂能因为臣子们的一些想法,就朝令夕改。
至于围剿叛军,舞阳侯前面就干的很不错。估摸着要不了多久,浙江也会稳定下来。
稳定了东南四省,再出兵收复湖广、江西等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连具体的作战时间表,舞阳侯都给做了出来。只要四川和江南方面能够顶住,白莲教叛乱很快就会得以平息。
朝堂上的争斗,李牧完全感受不到,此刻他正忙着和夫人叙旧。
不容易啊!
新婚之后不久,他就领兵出征到现在。换后世的话,分别这么长时间,帽子不知道变成了什么颜色。
封建王朝有诸多糟粕,唯独在这方面做的不错。
敢乱来的,直接上猪笼。
世家大族更是规矩森严,随时都有丫鬟婆子跟着,单独见外男的机会都没有。
前世的时候,李牧不能理解为啥有这么多规矩。身处其中,他才明白避嫌的重要性。
联姻不光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同样代表着两姓之好。一旦出现问题,势必影响两家的政治联盟。
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谁都承受不住这种损失。最佳选择就是靠规矩制度约束,从源头上杜绝风险。
倘若规矩无法维系,那就意味着家族走向了衰落,距离覆灭之日不远了。
“夫君,你真不准备回扬州了?”
见李牧对扬州府开出的条件无动于衷,景雅晴关心的问道。
相较于京师公府的规矩森严,在扬州那段日子,才是她最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