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来,搞不好襄阳和九江,都跟着一起丢了。
勋贵同帝国绑定太深,哪怕他心里对永宁帝有意见,现在也必须出手帮忙善后。
“成国公所言甚是,眼下最需要的是调兵增援襄阳和九江,其余问题后面再说!”
李原跟着附和道。
“嗯!”
“两位爱卿说的不错,现在确实该先调兵增援前线。
兵部,现在有哪些军队可用?”
永宁帝强压着怒气问道。
“陛下,朝廷已经多次出兵增援,目前想要迅速增援前线,唯有从关中、中原、齐鲁等地抽调兵马。
臣提议从京营抽调两团营兵马,加上秦兵、豫兵一起增援襄阳前线,力保中原大地不失。
抽调鲁军、浙军、南直隶之兵,迅速增援九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再从京营抽调两团营南下。
至于两广福建一线,目前朝廷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暂时可以不用进行增援。”
兵部尚书易传良急忙回答道。
这份增兵计划,兵部内部已经筹谋了许久。原本是为了剿灭叛军的,没有想到现在变成了救急。
大战进行到现在,大虞朝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力量都遭到了重创。
如果不能尽快扭转颓势,那些被压制的野心家们,怕是也会按耐不住。
幸好白莲教叛军,把屠刀对准了士绅集团,不然一些世家大族都要考虑分头下注了。
“诸位爱卿,可有其他意见?”
永宁帝关心的问道。
看得出来,他对这份增兵计划并不满意。
在围剿白莲教叛军的问题上,朝廷采取的是添油战术,并没有秋风扫落叶的干脆。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全部可以归结到一个“钱”字上。
出动的军队越多,需要消耗的钱粮就越多。国库空虚,无力承担巨额的开销,只能控制出兵数量。
“陛下,前些日子钦天监上奏,今年多地气候异动,恐有灾祸降临。
各地已经出现天灾的雏形,尤其是西北地区,自开春以来滴雨未下,秋粮必定会受到影响。
中原齐鲁大地,同样出现了干旱的迹象。可以预测今年北方各省的粮食产量,将大幅度下滑。
眼下湖广和江南两大粮食主产地,又遭遇了兵祸。为今之计只有从蜀地调粮,以维系粮价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