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能的话,收复桂林也要往后压一压。
朝廷正在换帅,此时把战功报上去,有些不合时宜。”
李牧摇了摇头说道。
军事要为政治服务。
徐阁老要回乡守孝,收复桂林的功劳,对他来说可有可无。
可新来的总督不一样,人家初来乍到,正是最需要功劳的时候。
不是他想要溜须拍马,怎奈大军的后勤在人家手中握着。想要获得更多的物资,就必须同新来的总督打好关系。
“李指挥使,你可是知道了新任总督是谁?”
巡抚张思翰关心的询问道。
广西穷的叮当响,巡抚衙门的一应开销,都需要朝廷拨款,他这个巡抚根本硬气不起来。
在这种背景下,提前搞清楚新任总督是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理论上来说,文官有同窗座师一堆的关系,消息要比武将更加灵通。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涉及到大规模军事行动,就绕不开大都督府。
人选在讨论过程中,都督府就会参与进去。李牧的后台在都督府,能先一步收到消息,也是正常的。
“具体是谁,本将也不确定。
不过朝中知兵的文官,本来数量就少。身份地位足够的,那就更少了。
坐镇九边的几位,肯定是不能动。
新任总督想要快速上手,就必须提前了解前线局势。
符合基本条件的人选,无非是南京兵部尚书、江西巡抚和湖广巡抚三人。”
李牧平静的回答道。
消息是从京中传来的,围绕着总督的人事任命,各派都快要打了起来。
不同于以往,现在内阁中出现了空缺。
担任总督主持平叛,就相当于半只脚跨入内阁大门。
各派僵持不下,总督人选直接难产。
好在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永宁帝想赶徐文岳回家,就不会允许百官们拖拉。
拖的时间太长,万一前线大获全胜,载誉而归的徐文岳就没那么好打发了。
“如果是这三位的话,事情就麻烦了。”
张思翰皱着眉头说道。
南京兵部尚书地位最高,作为直管领导知兵是肯定的,但具体水平谁也说不清楚。
反正亮眼的功绩一件没有,遇到事情都往京中兵部推,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