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重立厂卫(2)

是位高权重,可附带的风险同样巨大。

一上来就查清流魁首,即便是找到了证据,需要承担的反噬也不会小。

为了小命着想,他果断推出了影响力更大的锦衣卫。

“嗯!

你说的不错,此案确实适合交给锦衣卫。

昔日锦衣卫贪腐成风,肆意祸害忠良,朕才下令罢黜。

百官都被锦衣卫折腾惨了,现在要复立锦衣卫,恐怕阻力不会小!”

永宁帝略显为难的说道。

认错是不可能的,作为皇帝他永远不会错。

就算有错,那也是臣子的错。

厂卫被罢黜,完全是厂卫自己立身不正,不是他这个皇帝的责任。

现在要复立厂卫,那是现实需要。

在礼乐崩坏的时候,靠圣贤书治理国家,已经完全行不通了。

迫不得已之下,他只能采取非常手段,重起厂卫对百官的监察。

“陛下,复立厂卫之事,可以不用拿到朝堂上讨论。

先把架子搭起来,等造成了既定事实后,百官的抵触情绪就不会那么强了。”

掌印太监徐忠恩开口提议道。

他这位司礼监老大,日子过的也憋屈。

没有厂卫这些武装力量支持,又遇上了勤政过头的皇帝,司礼监就成了传话筒。

朝中那些大臣,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先帝朝时,那些宫中太监,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朝臣想要打听消息,觐见皇帝,都要送上一份好处。

到了永宁帝时期,情况一下子发生了变化。

不光那些辅政大臣对他们呼来喝去,就连下面三四品的官员,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此事就这么办吧!”

做出了决定,永宁帝又为指挥使人选发了起了愁。

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憋屈日子,他充分认识到了锦衣卫的重要性。

抛开搜集情报,监察百官不提,光锦衣卫诏狱对百官就是一个震慑。

没有这个机构震慑,百官根本不怕他这个皇帝。

虚心纳谏,那是上位之前的想法。

坐到皇位上,领教了官员们乱七八糟的谏言之后,他对纳谏就没有了兴趣。

平均下来一百条建议中,有九十条都是在瞎扯淡,剩下的十条全是看似正确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