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大战前夕(4)

听到这个消息,李牧微微一愣。

叛军哪来的信心,认为他会投降?

即便是例行劝降,也要先调查清楚,对面的敌人是谁。

这样稀里糊涂的发劝降信,除了浪费使臣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把来人和书信,一起交给贾大人。

往后凡是来劝降的,通通交给贾大人处理。”

李牧淡定的说道。

劝降信根本没必要看,叛军开出来的条件再好,他都不可能倒戈过去。

白莲圣国看似闹腾的厉害,可同大虞相比,他们在实力上还差的远。

那份均田令,吸引了大量的民众加入不假,可全民皆兵的策略,把他们推向了不归路。

大量青壮加入军中,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控制区内的粮食产量,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军队。

只有不断对外扩张,不断查抄士绅的家底,才能够支撑白莲圣国的战车持续狂飙。

一旦扩张遭受挫折,被胜利掩盖的内部矛盾,很快就会爆发出来。

裁军休养生息,是不可能的。

现在四面都是敌人,只有不顾一切的把资源投入到军队上,才有一线生机。

想要破茧成蝶,光拿下两广不够,还必须拿下湖广或者是江南的鱼米之乡。

毫无疑问,这非常的困难。

湖广和江南的民众日子同样苦逼,但相较于其他地区,还算是不错的。

底层民众只要日子过的下去,造反积极性就高不起来。

均田令确实不错,可再好的政策,都需要有人去执行。

白莲圣国初创,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官僚。

发布的均田令,更多只是一个政治口号。

到了具体执行上,只有少部分地区落实了下去,更多的地方连统治机构都没有搭建起来。

除了少数不如意的读书人愿意跟着他们一搏外,更多的读书人,对白莲圣国都非常仇视。

采取再多的措施,都拉拢不了人心。

这年头的读书人,九成以上出自士绅之家。

不能前脚刚抄了别人的家,后脚就要人家投奔过来卖命。

何况白莲教的组织架构也非常混乱,充斥着浓郁的江湖色彩。

短期内聚拢人心还行,一旦时间长了,必然会产生问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