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征调令(2)

员士绅自筹军饷编练民团。”

国子监祭酒尹智铭一开口,百官的脸色瞬间大变。

民团诞生于唐末,统治者为了维护帝国统治,允许士绅招募私兵镇压农民起义。

到了北宋时期,发展成了保甲制“团教法”,成为传统民间警备力量。

在镇压叛乱的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代价却是皇权遭到削弱。

本来士绅就掌控着地方上的话语权,再获掌握了武力,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必然削减。

尤其是一些地方大族,掌控的团练之后,直接化身为地方一霸。

如果不是宋朝灭的快,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武装,早晚会蜕变成一个個军阀。

大虞建立之后,吸取了民间团练的教训,捣鼓出了卫所制度。

同样是朝廷不花钱养兵,后者将指挥权牢牢的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此事不妥!”

“尹大人,亏你熟读史书。

编练民团短期内能够遏制叛军扩散,可导致的后患,却是灾难性的。

一旦这些民间武装落入野心家之手,那就是藩镇割据。”

景国良忍不住怒斥道。

本来随着卫所制度的衰落,勋贵集团的力量就衰落的厉害。

文官掌控了钱粮,再让地方士绅掌控了军队,勋贵就彻底成了摆设。

这是赤裸裸的绝户计。

在内心深处,景国良第一次对尹智铭产生了杀心。

文官的内斗,他可以假装看不见。

想要把触手伸到自家的基本盘,那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可以说从提出这个建议开始,尹智铭就站在了勋贵集团的对立面。

“成国公,不要急嘛!

能够出现藩镇,那是前朝忽视了对团练的控制。

我们只需限制团练的规模,等平叛结束之后,立即责令其解散。

这些隐患,全部都不复存在。

难不成区区千人的民团,还能够威胁帝国的根基不成?”

尹智铭淡定的解释道。

能够进入朝堂,全靠永宁帝的强烈推荐。

获得官职后,他们的处境,并没有得以改善。

国子监祭酒听起来不错,但现在不是开国初年。

随着大量举人进士的诞生,朝廷已经很少从国子监选拔人才入仕。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