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恭仁康定景皇帝(3)

听起来不错,实则充满讽刺意味的庙号谥号。

比如:“高宗武皇帝”、“武宗文皇帝”

(备注:同朝代庙号唯一,谥号可以重复,一般会修改中间某个字)

半点儿不搭边,主打的就是一个讽刺。

看得出来,大行皇帝之前推动的改革,着实得罪了不少人。

“够了!”

“一连吵了三天,还没有一个结果,你们准备拖到什么时候!

既然你们选不出来,那就朕来选。

庙号孝宗,谥号选用‘景’字,全称‘恭仁康定景皇帝’!”

姬昭顺当场发飙道。

为了不让群臣挑出毛病,他可是认真盘点了一遍,自家兄长在位期间的功过。

幸好天元帝还算争气,在位期间干了不少实事,不用强行贴金。

“陛下圣明!”

左光恩率先开口附和道。

为了获得皇帝的宠信,他是顾命大臣中最先倒向新君的。

可惜姬昭顺对这位主动投奔过来的宦官,着实喜欢不起来。

一看就是溜须拍马之徒,没有一丝贤臣该有的气度。

对有志于成为一代名君的姬昭顺来说,他要做的是亲贤臣、远小人。

相比没有立场的左光恩,反倒是不冷不热的另外七位辅臣,更受他敬重。

“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么事情就这么定了!”

见获得了一部分大臣赞同,姬昭顺果断选择了快刀斩乱麻。这是继位之后,学到的经验。

奢望获得所有大臣的支持,那是不可能的。

自他继位以来,无论大事小事,朝堂上的百官就没有统一过立场。

一般来说,只要获得半数以上的支持,那就算众望所归。

通常只要有五名顾命大臣达成一致,就算是通过了。

皇帝和群臣的意见,只有在顾命大臣四比四的时候,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作为皇帝,姬昭顺肯定不愿意接受这种局面。

所以在一些小的问题上,他在不断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

今天是他第一次,在重大事项上做决策。

为了顺利通过,他折中了内庭和外廷的方案,以期获得更多的支持者。

一切如他所料,几位辅政大臣还是给面子的,没有开口驳他的面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