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暴利产业(1)

在李牧采取行动的同时,各路权贵、世家大族,也从各地赶赴两淮地区。

为了筹措战后重建的经费,淮安府对外放出了发卖土地的消息。

扬州府虽然没有对外官宣,但卖地也是时间问题。

在和平年代,这种合法兼并土地的机会,可是不多见。

有点儿实力的,都跟着过来凑热闹。

哪怕家族不在这边,也没有关系。

大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少不了要分散风险。

难得扬州和淮安这种富裕地方,出现了权力真空。

迁徙一个支脉过来发展,对各家来说,都是不小的诱惑。

一时间托关系、找人情的遍地都是。

作为扬州地区的实权人物,李牧也收到了不少拜帖。

能够推的全部都给推了,一些推不掉的,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待。

漂亮话说满,真遇到了事情,那就视情况再看。

大虞这种人情社会,只要身在名利场中,谁都躲不开人情世故。

幸好战俘借调,进展的很是顺利,抚平了这点儿小郁闷。

各路将领都为战俘的吃喝发愁,有人过来分摊压力,那是再好不过。

明明只是计划借调五千人,最后硬是被赛了两万多人。

男女老幼都有,全是拖家带口那种,吓得李牧急忙取消去淮安府调人的计划。

扬州矿产资源不算富裕,产量较高的大矿,都被朝廷登记造了册。

怕麻烦的李牧,不想和矿税监打交道,避开了这些烫手山芋。

到手的仅仅只有三座煤矿、两座铜矿、以及一座产量较低的银矿。

具体产能未知,原主人都成了灰,没有留下任何资料可查。

李牧不是学矿业的,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约等于零。

从难民中找到的矿工,勉强算是技术人员。

敢干这买卖,纯粹是觉得前面有人在开采,就证明有利可图。

铜矿和银矿需要进行冶炼,能够赚多少钱,还要看矿石的品质。

煤矿就简单多了,反正劳动力足够便宜,开采出来的都是钱。

买家就是两淮地区的盐场,长年累月的煮盐,周边的树木早就被砍伐一空。

到了大虞朝,各大盐场都有使用煤炭充当燃料。

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木炭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