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筹饷(1)

皇帝有意给哀荣,宋海东的身后事,场面很是宏大。

满朝文武都去吊孝,甭管往日有什么恩怨,在葬礼上都做足了面子。

一众宾客脸上都挂着忧愁,不是伤心宋阁老故去,而是担心朝中局势。

平衡被打破,权力即将重新洗牌。

每一次权力洗牌,必定充斥着腥风血雨。

除了少数野心家,大多数正常人,都不喜欢这种场面。

甭管是否愿意,只要在官场上混,这种权力游戏就必须参与。

各大派系摩拳擦掌,一些被压制的矛盾,也渐渐冒了出来。

宋阁老遗体刚踏上归途,风暴就在大朝会上点燃了。

“昨天,朕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奏折。

说朕任用奸臣,祸乱朝纲,引来了上天的责罚。

满朝文武都在这里,大家都来议一议,谁是那个奸臣啊?”

天元帝似笑非笑的问话,一下子让大殿内的气氛凝重起来。

尤其是御史队伍中,路国恒此时已经瑟瑟发抖。

他不过跟风上了一本奏折,万万没有想到,皇帝会拿到朝堂上来说。

正常情况下,这种空泛的奏折皇帝看都不会看,就会直接当垃圾丢掉。

光说朝堂上有奸臣,又没有指名道姓的目标,约等于没有弹劾。

平常时期这种奏折就是万金油,大虞朝在册官员上万,出几个奸臣再正常不过。

既合了群,又不会得罪人。

前提条件是没拿到台面上,一旦放在了朝堂上,那就要出大事。

御史都不敢指名道姓的弹劾,那意味着朝堂上出了权臣,一个能够阻塞言路的权臣。

尤其是还捆绑了之前的京中大爆炸,更是禁忌中的禁忌。

关于爆炸的缘由,京中大小衙门都派人调查过,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无所获。

天人感应的说法,在大虞朝非常流行。

对查不出来的东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天降责罚。

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敏感话题——皇帝受命于天!

按照天人感应的理论,唯有皇帝失德,老天爷才会降下天灾进行责罚。

以往出现了古怪的天地异象,或者是遭遇地震洪涝,朝廷通常都会罢免一位重臣,给外界一个交代。

这次的事情太大,没有哪位重臣背得起这个锅。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