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盐政改革(3)

黄仁龙刚感慨完,一枚炮弹就飞了过来。

“嘣”的一声巨响过后,身边的三名卫兵被炸得四分五裂。

侥幸逃过一劫的黄家兄弟,三魂六魄就直接去了一半,身体本能的跑下了城门楼子。

主帅带头跑路,附近的守城士兵,盲从的选择了跟随。

眨眼的功夫,城门楼子上居然出现了兵力真空。

回过神来之后,黄仁龙当即怒斥道:

“你们怎么下来,赶紧给我回去!”

幸好有护城河阻拦,不然刚才守城士卒的混乱,敌军就夺取了城墙。

士卒们被驱赶了回去,但造成的恶劣影响,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从士卒们充满怨恨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对主帅的敬畏,在此时发生了变化。

顾不上安抚军心,此时黄家兄弟脑子里,全都是怎么跑路。

再次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两人对造反大业,越发的没有信心。

理智告诉他们,再不快点儿跑,就要永远留下来了。

淮安城。

“左相,这是两淮地区的盐场的分布图。

我们清查了淮安府几座盐场的账目,内容很是触目惊心。

按照朝廷的盐法征税,光这些盐场每年应该贡献的税收,都不低于一百四十万两。

以此进行推算,两淮地区的盐业税收入,应该在两百五十万两到三百万之间。

两淮盐业大约占全国盐业的三分之一,取一个折中数据,理论上全国的盐税收入应该在八百万两上下。”

顾远松的话说完,室内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朝廷去岁盐税收入一百三十万两,同八百万两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这个数字上到皇帝跟前,还不知道把天元帝气成什么样。

超过八成以上的税收,被官僚系统和盐商集团瓜分,摆明就是在欺负皇帝没见识。

“外界都说我们贪赃枉法,可和这些家伙相比,我们还真不算什么。

盐业本就暴利,结果这些人,还是不知足。

朝廷制定税法的时候,可是充分考虑了盐商们的利益。

大虞朝在册人口八千万,真实数据翻个倍,杂家认为不过分。

人人都要吃盐,每年食盐消耗量超过二十亿斤。

哪怕每斤盐,只赚一文钱,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