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旁边已经有工人准备好了木锤和铁钎,想来不是难事。
“走吧,去岷州看看去。”
“是!”
刘继隆带着崔恕往岷州赶去,而岷州作为李骥管辖的地方,刘继隆也很好奇李骥将岷州管得如何。
岷州的地形比起陇西六州的地形,自然不如后者。
但若是放在陇南七州里,那它的地形无疑是七州中最好的。
正因如此,岷州在刘继隆的迁徙计划中,无疑是七个州中的魁首。
如今的岷州有人口八万三千余,境内三县十二乡四十八村。
因此从临州往岷州南下的路上,每隔二十里就能看到有村庄升起炊烟,也能看到百姓在村庄四周开荒干活。
冬季很冷,土地也比春秋两季要坚硬,但因为作物死绝,更容易平整土地,所以百姓也不会放过冬天开荒的机会。
“冬闲变冬忙,土地大平整”这番话,适用于除极寒天气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瞧着那些移民多为青壮和健妇,刘继隆不免叹了口气。
“节帅?”
崔恕看着刘继隆勒马停下,不由试探询问起来。
刘继隆用马鞭指着不远处的百姓,有些唏嘘道:“这些都是剑南道的百姓吧?”
“应该都是,毕竟岷州原先的百姓并不多。”崔恕颔首。
如今的陇右,人口八十余万众,其中一成为陇右的汉民,两成为番民,余下七成中,有五成是来自剑南道的移民,余下两成则是山南西道和关内道的移民。
“沿途南下,这些村子只见青壮,鲜少能见到老弱,想来那些老弱都死在迁徙的路上了”
刘继隆道出了他唏嘘的原因,崔恕闻言也后知后觉的颔首表示认可。
这个年代迁徙百姓并不容易,将西川百姓迁徙到陇南和陇西还没有什么,毕竟这个时代的陇西和陇南绿化率很高,气候还算宜人。
但诸如鄯廓和凉州,这些地方就比较难以迁徙了。
迁徙路上,因为水土不服而死的人并不少,大多都是老弱,青壮往往能活到最后。
当然,青壮即便能活下来,但若是环境差别太大,后续也会大病一场。
这也就是这个时代的陇右环境还算好,若是换做后世的陇右环境,死难的人恐怕会更多。
饶是如此,逃亡陇右的百姓也不少
抖动马缰,刘继隆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