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12章 展露实力(6)

复光的养父杨玄阶是左神策军副使,相信用不了两年,就能爬上左神策军中尉的官职,位列北司四贵之一。”

“你通过他去传信,倒是也选择对了。”

“不过当今至尊毕竟手段稚嫩,与你这般人物比不了。”

“倘若那位至尊还没弄清楚神策军的情况,兴许会以为你在挑衅朝廷”

封敖对李漼不太看好,毕竟李漼在处理南蛮和流民、陇右等问题上的手段太过稚嫩。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问题,毕竟许多皇帝都属于平庸老成型,二三十岁的时候,手段确实不够成熟,但等四十多岁就好了。

李漼与刘继隆同年出生,但手段高低却一眼可见。

“当今那位至尊虽然手段不行,但也应该不愚蠢。”

“南衙北司都阻止其对我用兵,他应该察觉到了不对劲。”

“只要他搞清楚问题所在,便不会再如此鲁莽了。”

刘继隆倒是没有像封敖那样看低李漼,毕竟李漼现在面对的许多问题,都是李忱留下来的。

李漼即位后态度强硬,甚至有些骄傲自大,这并不奇怪。

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突然继承了在天下范围内最强大的王朝,不骄傲自大才奇怪。

更何况南蛮那边本就有意发动战争,即便李漼服软也没用。

李漼需要解决的,是关东地区的流民问题,但他确实没有解决好。

不过刘继隆倒是很怀疑,李漼到底知不知道关东地区的流民问题有多严重?

历史上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赈灾手段,直到庞勋起义,引爆淮南几十万流民,李漼才察觉到关东饥民问题有多严重。

结果镇压起义没两年,他好像就因为某位公主去世而大肆牵连百官,开始崇尚礼佛,然后没两年就驾崩了。

最后关东流民的问题没能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不由询问起封敖:“阿翁,现在河南河北及淮南、江南等道的流民问题,可曾得到解决?”

封敖没想到刘继隆竟然关心起了流民,因此他顿了顿,思绪过后才开口说道:

“未曾听闻朝廷有什么赈济灾民的手段,唯有毕諴在入京前,于宣武境内开仓放粮,安抚了十几万饥民。”

“不过毕諴入京后,却并未提出什么赈济关东饥民的事情,想来是朝廷钱粮不足,不足以解决此事。”

“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