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36章 何许人也!?(2)

是只出几千人的架势,匈奴人出兵的人数最多,他们也是这一次突袭战中蒙受最大损失的一方。

“这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人马!”休屠王忍不住在营帐之中大发雷霆。

大捷变大败,与休屠部世代交好的浑邪部首领的长子还死在了这里,休屠王不知道该怎么回去交差,更加头疼的是,单于到时候又会怎样去责罚他。

而且,这一次围攻长安,休屠部实打实拿出了两万多的青壮,都是真正英勇善战的勇士,迄今为止已经死伤了五千多人,四分之一的伤亡,让休屠部的实力大大削弱,回到草原,他们在匈奴王庭的话语权也会因此衰败。

这一仗,对于休屠王而言,打掉的何止是纸面上的荣耀,更是实打实的地位。

所以,休屠王更想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被人偷了家。

“大王,这可能不是什么奇兵。”在休屠王的不远处,坐着一个周人模样却身着胡装的男人。

此人姓上官,名律,父亲是大周的将领,母亲则是匈奴人,在正光帝时期,在朝中为官,但由于永晋帝上位时期诸多的政治事件,因站队的问题惨遭清算,为了保全性命,他不得不投靠匈奴。

因此,上官律熟知大周王朝内部的政治情况,由于出众的见识和治理才能,来到匈奴这边,上官律是提出了许多建议,使得匈奴有了如今的景象,正是上官律的特殊,对大周王朝的了解,此番围攻长安,他是匈奴这一方极其重要的谋臣。

但是在崇尚武力的游牧民族中,一到了军事作战方面,上官律提出来的策略,都是不受采纳的。

匈奴将领认为自己更懂得如何作战,像上官律这样的人,只需要保障后勤和带路即可。

上官律同样不是蠢人。

他自知自己在匈奴这边的地位,所以他也不可能在别人兴头之上提出什么扫兴的意见。

毕竟,他也不过是想活下去,混一口饭罢了。

休屠王这个时候可算是重视起来王庭给他配的周人大臣,他‘诚恳’地说道:“上官大人,愿闻其详。”

上官律捋了捋须,沉吟道:“大周朝中有人与我等暗合,提前通风报信告诉了我们今夜.有人会夜袭。”

“正是。”休屠王答道。

“有说过人数吗?”上官律目视休屠王问道。

“没有,但来信的人告诉我们,此番大周王朝决定出动长安所有能够动用的人马。”休屠王又答。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