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9章 大位非我所欲也!(5)

州节度使,享受了太久的平安,而且他本就是一介文臣,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又是永晋帝的心腹,这让他惶恐不安。

何况.他投降于卢毅的本意是想要投降免于战事,避免百姓和官军因此丧命,却不曾想卢毅如此暴戾,以至于地方生灵涂炭,他见此情景,从城墙之上跳了下来,以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意。

卢毅却哈哈大笑,将赵政己的尸体暴晒三日。

永晋三十二年十二月,马溯安和匈奴人合兵下来的大军开始围攻晋阳,李瑾奋力抵抗,他的次子李晟权在前往大同借兵的路上不幸被杀。

永晋三十三年一月,大同节度使徐皓认为自己的能力难以抵抗匈奴人和马溯安的攻势,决意写信投诚,这让麾下的部将杨柱庭大为不满。

杨柱庭联合其他大同将领同僚一起兵谏,他们杀死了徐皓,在大同继续据守城池,和匈奴人的大军做顽强的抵抗。

永晋三十三年二月,楚世昭立刻起兵,他决定亲率部队驰援晋阳。

然而桓盛却劝说楚世昭留守中央,以免朝堂群臣生变。

更直白地来说,桓盛认为边塞节度使的权力巨大,如今有外敌能够消耗他们的实力,到时候平复北境,反而更加容易。

等到这些地方的实力被耗干的时候,朝廷再出兵,这是坐收渔翁之利,也是最佳的反攻时机。

但是,楚世昭这一次却不认可桓盛的观点。

楚世昭召开朝会后,他更是和群臣不欢而散,很多人都认为桓盛的意见才是最合适眼下的政治环境,同时很多人也不愿意冒着风险出兵。

“难道诸公非要看到匈奴人的铁骑兵临城下的时候,才懂得驰援边塞吗?”

这一次,楚世昭颇为震怒。

“大位非我所欲也。”

“老子一开始只想着活下去,只想着怎么在这个该死的世道活下去。”

“我年少时,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不想继承什么亲王,更想当一个征讨天下的将军,但现在呢?你们看看,你们走的每一步,都要我权衡利弊,权衡利弊。”

“是啊,晋阳被打下来了,节度使的威胁就没了,大同被打下来了,又一个节度使死了,但是呢?”

“没有节度使,还有卢毅,还有马溯安,还有他们身后的匈奴人。”

“如今晋阳和大同向我求救,我若是坐视不管,谈何君臣。”

“只有朕视他们为朕的臣,他们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