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7章 楚世昭的无字碑,节制三府军!(3)

有任何选择,只能在风浪涌动的长安之中,做出最为惊险的试探。

到了这个时候,楚世昭也不能心慈手软了,他先是找到了郭谦,告诉他如今的情况。

郭谦出身低微,但他身处的职位关键,又是永晋帝最亲近的人,而对楚世昭而言,最大的好消息,就在于——东宫的楚世煦并没有选择和郭谦深交。

兴兵讨伐王氏的晋王楚世昭告诉郭谦,一旦东宫登基,像武德司指挥使这样重要的位置,他只会留给自己亲近之人,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郭大人虽然深受先帝的信任,可是又怎么能保证一定能赢得东宫的信任呢?

王氏出身的士族,您也认识,他们会容忍你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坐着吗?

郭谦坐立难安,而楚世昭却只给了他很短的时间考虑,最终郭谦咬了咬牙,命令武德司的兵士协助楚世昭安抚长安之中的秩序。

楚世昭顺势入宫,令人囚禁了如今贵为太后的王从徽。

又前往了三府军,以‘子借父兵’、‘替父报仇’之说,临时节制三府兵马,可事实上三府军最重要的几位将官,早就被先登武士控制,如今的三府军,是由曾任中府军都卫将军的杨方临时调度,随后,楚世昭又将麾下的这些亲近自己的先登武士,暂时接管中低级将官的职务,以此进一步控制三府军。

而身居东宫的楚世煦大为震怒,在东宫召集了不少人,想要和杀入皇城的桓盛应对。

桓盛身为凉州之人,武艺高强,他一箭就射死了楚世煦,楚世昭见状,立刻对外宣称楚世煦是在讨伐王氏的乱军之中失足落水的。

你知道这次政变,不仅是强为不可为之事,同样还是一场一定会担上骂名的自救之举,可现在事已至此,你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楚世仁和楚世虞相继被杀过后,当夜,桓盛又带着一伙人将王氏满门夷灭。

而楚世昭立刻安抚长安之中的其他大臣,想要稳住长安之中的朝堂之心,以便于顺利接管朝堂。

可是许多大臣都和王氏有所关联,他们顾虑楚世昭失去理智,大开杀戒,有的选择出逃长安,有的则是尝试联系三府军,甚至唤来家中的奴仆,给他们武装,以此来和楚世昭对抗。

很快事态影响到了长安城中。

很多朝臣高呼——‘晋王谋反’,而和这些朝臣对峙的兵士又高呼着——‘晋王替父报仇,以清君侧’。

围观的百姓不知真假,看着两边人马的捉对厮杀,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