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3章 楚世昭忽然有了顿悟!龙场悟道的条件触发!(2)

才。

她力劝自己的大兄回到凉州,别在这里的长安朝堂浪费时间,回到凉州积蓄力量,不比把身家性命留在长安强?

起初,桓奕想将楚世昭留在长安,就是想能不能通过正常继位的手法,让楚世昭夺嫡成功,直接继位的话,那是可以省去很多麻烦的步骤,比如可以马上安插凉州的军队来助阵朝堂。

凉州军团联合三府军,这不是随便收拾那些不安分的节度使,平定起义军也很容易。

因为在桓奕看来,这些兵乱,都是越早处理越好处理,往后每个人都做大了,那还处理什么处理,洗干净脖子等死就好。

但如今看下来,留在长安,这困难比问题还多,解决掉一个还有另一个,不如直接拿武力开锤。

越看,越觉得打进长安好像比其他选项容易点。

永晋三十年十一月,王氏认为各地节度使的权力过盛,应当借助如今强有力的武装去削掉那些不受控制,不尊朝廷号令的藩镇。

他们首要认为要替换的节度使,便是在范阳坐镇的马溯安,此人异族也,靠着卢恩故吏的身份,这才在范阳当上了节度使。

而卢氏在范阳一带颇具影响力,两者结合,是为一患。

卢恩对此是力保马溯安此人没有异心。

于是在王氏的压力下,群臣上奏,要求马溯安将自己的嫡长子马巍送入长安里,以表露自己没有异心。

受到诏书的马溯安果真没有‘异心’,将自己的嫡长子马巍送入京城作为‘质子’。

但是,如此行为,怎么能满足如今朝堂诸臣的利益,尤其是王氏,他们想做的其实就是调换范阳节度使的职务给他们自家人。

永晋三十年十二月,马溯安向朝廷的示好,让朝廷调转了目标,于是大同节度使徐皓被征召入京,而王氏子弟,名槐,接替了徐皓的职务。

开阳元年一月,王槐接替了大同节度使的位置,而且很快就将大同之内原先的势力肃清一空,不少人因此下野免去官职。

这引起了极多人的不满。

大周王朝向节度使接连动刀,让各地戍边的节度使觉察到了极大的威胁。

开阳元年二月,朝廷再次对马溯安在范阳的治理提出了质疑,大量弹劾的奏折呈献上来,这让马溯安极为不安。

同月,在南方兴起了一个道教,名为——‘五斗米教’,由于永晋帝在位期间,兴起了大量的道教,五斗米教的出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